“人形机器人是未来十年最值得押注的方向” vs “家电巨头做机器人?别把风口当实力”
格力电器于2025年11月2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成功开发可用于人形机器人上的关节模组等核心零部件,并将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这一进展标志着格力电器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链布局取得重要成果。格力深耕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多年,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器、减速机及机器人动力学等领域实现突破,已推出六轴机器人、SCARA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全系列产品,负载范围覆盖3kg至600kg,形成完整的产品谱系。
技术突破还是概念炒作?市场分歧显现
格力电器开发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将显著提升公司估值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公司成功开发GR-1人形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如“格力芯”驱动器和一体化执行器,展示了其技术实力,可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提升营收预期。其在伺服电机、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增强了市场对公司技术领先地位的认可。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80-12050亿美元,格力提前布局该领域,有望在未来分得可观市场份额。
格力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将带动相关板块活跃并推动股价上涨。 作为家电龙头企业跨界进入机器人领域,格力可能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特别是对伺服系统、减速器供应商及机器人集成商带来积极影响,吸引资金流入相关板块。参考特斯拉订单曾带动三花智控股价暴涨的案例,市场预期格力的技术突破可能引发类似情绪反应。公司预测人形机器人业务峰值营收或达3200-4300亿元,占总营收约25%,为股价提供长期支撑。
莱克电气:剥离亏损资产,聚焦新赛道
该事件与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题材密切相关,涉及的相关个股包括莱克电气(603355.SH)。
莱克电气主营高端吸尘器、空气净化器、厨房电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出口,同时布局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业务,正从传统小家电ODM/OEM向自主品牌与多元化生态协同发展转型。近期公司公告拟将全资子公司苏州金莱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90%股权出售给苏州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创元资源,意向估值2.35亿元。此举旨在优化资产结构、剥离亏损业务(该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亏损超248万元),回笼资金以聚焦主业发展,特别是加大对汽车零部件和海外制造基地的投入。公司出口业务占总营收约70%,正加速推进制造外移战略以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
根据同花顺数据,莱克电气自11月13日起融资买入额连续多日显著增长,11月17日单日融资买入达3509.86万元,两融余额由2.67亿元升至11月19日的3.43亿元,增幅近三成,且已超过历史70%分位水平,显示杠杆资金正在加速进场,市场看好公司战略调整后的盈利改善前景及在新赛道的发展潜力。
此次股权转让虽处于意向阶段,但双方设定了高达1000万元的“双向违约金”机制,并约定须在2026年3月底前完成正式协议签署及付款,否则自动终止。接盘方创元资源为苏州市国资委实际控制的新兴国企,成立仅四个月即愿接受高约束条款,反映出其高度收购意向,提升了交易落地的可能性,也为上市公司后续资本运作提供了明确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