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愈发青睐含权类(包含权益类资产)私募基金产品。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年内共计10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披露了其投资私募证券基金的相关情况,认购总金额合计超8亿元。从产品策略来看,主观和量化私募旗下含权类产品均备受青睐。
多位私募业人士透露,随着市场结构性行情演绎,基金业绩震荡向上,今年以来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投资者对多头策略、对冲策略以及多策略产品愈发青睐,私募发行市场也持续回暖。接下来,增量资金入场有望推动A股和港股结构性机会进一步演绎。
上市公司频频买私募产品
近日,和顺石油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额度预计的议案》,同意公司及子公司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含)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具体来看,截至9月30日,该公司持有大华永泰一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4995.9万元。
不只是和顺石油,今年以来有多家上市公司买入了私募基金产品。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年内已有永吉股份、迪阿股份、创新新材等9家上市公司公告认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认购总金额达8.1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公司理财颇为青睐“含权”产品。
据公开资料,今年以来,永吉股份、创新新材等上市公司均选择了主观股票策略私募旗下产品,如源峰裕利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D期、山楂树甄琢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
迪阿股份、台基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还申购了量化私募旗下产品,包括世纪前沿瑞享1号量化对冲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砚博乘风量化18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盛冠达专享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
股票策略是私募发行主力军
多位业内人士称,今年以来权益市场机会丰富,相关私募产品业绩亮眼,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对含权类产品兴趣盎然。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0月,新备案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数量达994只(包含自主发行和担任投顾的产品),较去年10月的325只同比增幅高达205.85%。分策略来看,股票策略牢牢占据备案主力地位,10月共有679只相关私募产品完成备案,占比达68.31%;紧随其后的是多资产策略,新备案产品数量为122只,占比达12.27%。但同期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债券策略和组合基金策略私募新备案产品数量均低于100只。
某百亿级私募人士对上证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渠道发行较为火热的主要是小市值指数增强、量化选股等多头策略产品,公司新募集资金超100亿元,足见资金入市热情。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上证综指站上4000点,市场结构性机会持续涌现,私募基金尤其是含权类产品的亮眼业绩正吸引越来越多投资者增配权益资产。与此同时,伴随着无风险收益率下行,以固收为代表的稳健型产品很难满足投资者需求,居民和机构资产的重新配置成为了今年以来私募发行市场活跃的重要驱动力。
私募乐看后市行情
在增量资金入市的过程中,私募对后市预期较为积极。
紫阁投资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体经济逐步显现企稳回升迹象,政策积极信号不断释放,中国科技企业快速发展,资金逐步进入资本市场,都为后市表现提供了重要支撑。
星石投资也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当前市场风险溢价处于历史中位水平,权益资产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与此同时,随着政策发力带动经济企稳,企业盈利底部基本已经得到确认,接下来市场有望由估值驱动转为基本面驱动,上行空间将进一步被打开。
上证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截至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百亿级私募仓位大多在七成以上,部分老牌百亿级私募仓位更是超过九成,足见私募对后市的乐观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