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双向奔赴”的跨界并购
和顺石油拟以不超过5.4亿元现金,取得半导体IP企业奎芯科技的控制权——这则消息在11月16日晚间引爆市场。更引人注目的是,交易背后并非简单的买卖,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双向股权安排”:和顺石油实控人晏喜明、赵尊铭及一致行动人赵雄,将合计持有的公司6%股份(1031.44万股)协议转让给奎芯科技实控人陈琬宜,作价约2.37亿元。这一进一出之间,两家公司实现了深度绑定。
根据公告,和顺石油将通过收购股权及增资方式获得奎芯科技不低于34%的股权,并获17%表决权委托,合计控制51%表决权,实现控股。交易完成后,奎芯科技将纳入合并报表,其董事会三分之二席位由和顺石油委派,财务总监也将由上市公司推荐。尽管目前评估尚未完成,但双方已约定标的公司100%股权估值不高于15.8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不涉及发行股份,不会导致和顺石油控股股东变更。
奎芯科技:一家潜力型半导体IP新锐
我仔细翻看了资料,奎芯科技虽成立于2021年,却已是国内少数具备完整高速接口IP产品矩阵的企业之一。它覆盖UCIe、HBM、LPDDR、PCIe等多种关键协议,PPA(性能、功耗、面积)指标比肩海外龙头,最新UCIe Chiplet互联IP已用于国产大算力芯片,支持万卡级集群扩展,技术含金量不容小觑。
公司服务超60家客户,包括国际存储巨头与AI独角兽,合作网络涵盖台积电、三星等顶级晶圆厂,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0%。创始人陈琬宜拥有23年行业经验,曾任职于新思科技、通富微电等头部企业,专业背景扎实。
业绩承诺方面,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8年营收分别不低于3亿、4.5亿、6亿、7.5亿元,且每年净利润为正,未达标将进行现金补偿。后续还设有分阶段收购剩余股权的计划,进一步强化激励。
我怎么看这场“油转芯”的豪赌?
说实话,看到和顺石油要花5.4亿进军半导体,我是既惊讶又理解。这家公司主营成品油批发零售,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近50%,传统业务明显承压。此前布局超快充已是转型尝试,如今直接切入半导体IP赛道,显然是想寻找一个高成长性的“第二曲线”。
从逻辑上讲,这笔收购有想象力——半导体IP是芯片设计的核心底层技术,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奎芯科技处于风口之上,若能兑现业绩承诺,确实可能重塑和顺石油的估值体系。
但我必须提醒风险:跨行业整合难度极大。一个做加油站的企业突然管理一家高科技芯片设计公司,管理模式、人才结构、技术理解都存在鸿沟。公告中也明确提示了“收购整合风险”,这不是客套话。
而且,奎芯科技目前尚未稳定盈利,未来四年收入需从3亿跳至7.5亿,增长压力不小。虽然创始人持股并参与对赌,但执行落地才是关键。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战略跃迁。成功了,可能是传统企业转型的典范;失败了,也可能成为跨界失利的案例。作为投资者,不妨保持关注,但切忌盲目追高——毕竟,故事很美,现实往往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