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雅仕刚刚宣布,将用募集资金置换75.28万元已由公司自筹资金支付的发行费用。这笔金额虽不算庞大,但背后的操作却值得细看——这不仅是合规动作,更折企业在资本运作中的精细管理。
根据公告,上海雅仕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共募集资金总额近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2.97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而在整个发行过程中,公司合计发生不含税发行费用约277.5万元,其中已有75.28万元是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提前垫付,主要包括律师费和信息披露费等。如今随着募集资金到账,公司履行程序,启动对这部分自筹资金的置换。
这一操作发生在募资到账后的6个月内,符合《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等相关规定。董事会已于11月19日审议通过该事项,无需再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流程合规、程序清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专项鉴证报告,保荐机构也明确表示无异议,整体过程透明且具备专业背书。
看到这里,我倒是觉得这事不简单是“走个流程”。虽然金额不大,但反映出公司在财务管理上的严谨性——先用自己的钱把事办了,确保发行顺利推进;等到资金到位,再依法依规进行置换。这种“先投入、后回补”的做法在定向增发中并不少见,关键在于是否及时、合规地完成置换,避免占用募集资金用途。上海雅仕这次的操作,至少从程序上看是经得起检验的。
不过我也注意到,公司当前基本面面临一定压力。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与净利润均同比下滑,主力资金近期呈净流出状态,股价也在12元附近徘徊,接近技术面支撑位12.02元。尽管它身兼“一带一路”“自贸区”“新疆振兴”等多个政策概念,题材丰富,但业绩支撑略显乏力。
有意思的是,股东户数在减少,人均持股在上升,说明筹码正在集中,或许意味着部分资金在低位吸筹。再加上诺安基金旗下产品新进成为流通股东,也算是一丝积极信号。
总的来说,这次募资置换本身是个常规动作,但放在当前环境下看,更像是公司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为后续流动性腾挪空间。我对它的看法是:短期难言爆发,但如果能借政策东风改善现金流,未必没有修复机会。只是投资者得有耐心,毕竟基本面反转不会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