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喧嚣总伴随着各种标签但是超讯通信的布局却冷静得像一盘棋局。它的价值,不在于参与了哪些热门概念,而在于它精准地在算力浪潮中,投下了两枚决定性的“重子”。
第一枚重子:执“沐曦”之手,卡位国产算力的最佳生态位
超讯与沐曦的深度绑定,是其构建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基石。这步棋的高明,在于同时抓住了“技术优势”与“商业模式优势”。
· 技术穿透力:一把打开存量市场的“钥匙”
沐曦GPU对国际主流生态的高度兼容,是其最锋利的刀刃。在“国产替代”的宏大叙事下,真正的难点往往不是从0到1的研发,而是如何让海量的现有应用低成本、无感知地迁移过来。沐曦解决的正是这个核心痛点,让超讯能够拿着一把 “万能钥匙” ,去开启金融、科研、互联网等各个行业紧闭的大门。相比之下,需要客户彻底重构代码栈的方案,推广阻力不可同日而语。
· 商业向心力:构筑开放共赢的“联盟”
与华为昇腾的全栈自研模式不同,沐曦选择了与产业链伙伴深度合作的路径。这为超讯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空间——它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生态的共建者和利益的分享者。这种开放模式能吸引更多伙伴加入,形成一个围绕沐曦芯片、以超讯为关键枢纽的 “算力联盟” ,其扩张潜力和韧性,远超单一巨头的封闭体系。
这步棋的价值,远超那些仅通过产业基金“持有沐曦少许股份”的公司。 后者更像一个财务旁观者,等待股权增值;而超讯,则是这场国产算力革命的深度参与者与核心推动者,直接分享从芯片到解决方案的全链条价值。
第二枚重子:占“调度”之先,切入算力流通的国家级命脉
“毫秒用算”是“东数西算”国家工程的灵魂,其目标是构建全国一体化的算力调度体系。超讯在此领域的布局,是其从“项目商”迈向“平台商”的关键一跃。
它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算力调度平台,其战略意义堪比在数字经济的版图上,参与了 “核心枢纽” 的规划与建设。这个位置决定了:
· 它将成为算力资源的“调度中枢”,未来所有流经该区域的算力需求,都可能由其进行分配。
· 它将扮演算力交易的“平台方”,无论算力来自沐曦还是其他厂商,平台都有潜力收取其“过路费”。
这步棋,让超讯触碰到了更具想象力的、具备网络效应的商业模式。
终局视角:从“卖铲人”到“基建师”的价值重估
两枚“重子”落下,棋盘豁然开朗:
· 纵向,它通过沐曦,掌握了最顶级的“算力资源”。
· 横向,它通过调度平台,卡住了最核心的“算力通道”。
这纵横交织的布局,让超讯通信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它不再仅仅是出售算力设备的 “卖铲人” ,更是未来国家算力基础设施的 “共建者” 与 “运营方” 。
看清了这个由“硬资源”与“大通道”构成的坚实底座,便不难理解其长期的投资价值所在。#炒股日记# #投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