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勤技术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88.82亿元,同比增长近70%;归母净利润达30.99亿元,同比增长超51%。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旗下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AIoT及汽车电子四大业务板块全部实现70%以上的高速增长,展现出罕见的全面扩张势头。
从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三季度虽然营收环比略有下滑,主要受H20芯片供应影响,但毛利率提升至8.2%,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增长,净利更是达到12.1亿元,环比增长15.5%,超出市场预期。这说明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1.95亿元净收益也为利润添色不少。
业务层面,笔电收入增速超过30%,全年有望突破300亿元;数据中心业务持续翻倍增长,预计2025年将贡献超400亿元营收;而此前被视为“未来布局”的汽车电子业务,今年收入预计将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新的增长极。这种从传统消费电子向高算力、智能化延伸的战略路径,在“3+N+3”智能硬件平台架构下正逐步兑现。
公司的全球化布局也稳步推进。“1+5+5”体系——即以上海为总部,五大研发中心加两大国内制造中心,并配合越南、印度及规划中的墨西哥基地——为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提供了充分弹性。2025年约30亿元的资本开支主要用于制造端设备投入,且未来三年仍将维持这一水平,显示出对产能扩张的坚定信心。
我还记得去年不少人质疑华勤能否摆脱代工标签,真正转型为平台型科技企业。现在看,它不仅在Arm和x86双平台具备研发能力,还在AIoT、汽车电子等前沿领域快速落子。尤其是在当前AI向物理世界渗透的大趋势下,拥有硬件整合能力和规模化制造经验的企业反而更具优势。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报告中提到的芯片缺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汽车电子这类长周期赛道,后续能否持续放量仍需观察。不过就目前来看,华勤的技术积累、客户资源与全球供应链布局,已经让它站在了智能硬件演进的关键节点上。
当很多人还在讨论AI模型的时候,像华勤这样的公司已经在把算力、终端和场景连接起来。我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看到数据背后真实的增长轨迹——这不是概念炒作,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