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要成中国显示第三极” vs “产业链配套率才45%,谈何自主可控?”
一边是政策高调推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四川正全力构建新型显示完整产业链;另一边是现实质疑——产业配套率仅45%,距离真正闭环仍有差距。两股声音碰撞,恰恰折当前科技产业布局中的理想与现实张力。
四川打造新型显示“建圈强链”:从材料到应用的全链条突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背景下,四川省近年来聚焦新型显示产业“建圈强链”,已形成覆盖“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屏、下游显示应用”的全产业链结构,产业配套率超过45%。产业规模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产业链持续向发光材料、柔性面板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协同效应逐步显现。目标定位明确:将成渝地区建设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增长极,提升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两种逻辑看影响:基本面支撑还是主题炒作?
该事件可能对新型显示产业链企业、科技自主可控主题以及区域经济概念板块产生结构性影响。
支持观点认为,四川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建圈强链,有助于提升相关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市场预期。其依据在于:完整产业链可有效控制成本、保障供应稳定、提升生产效率,进而增强盈利能力;产业规模多年维持10%以上增长,反映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重大项目如京东方B16生产线、日东材料科技OLED偏光片生产基地持续推进,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集聚效应。
另一派观点则更强调长期资金吸引力。理由包括:产业链完善度达73%,配套率超45%,增强了产业体系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成都位列全国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城市第三位,区域竞争力稳步提升;政策层面有《成都市关于进一步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支持,强化了投资者对区域产业前景的信心。
重组预期升温,这些个股被资金盯上
与当前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趋势及科技类资产整合预期相关的部分高关注度个股如下:
济高发展(600807.SH)为科技重组预期标的,主营业务涵盖房地产开发与医疗器械领域。公司已完成对艾克韦生物的股权收购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艾克韦生物在基因检测、病毒采样及提取等领域的试剂产品和设备已取得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备案凭证,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医疗器械赛道。2025年11月13日,济高发展股价涨停(涨跌幅9.92%),主力资金净流入4733.93万元,主力净量占流通股比例达1.56%,两市排名靠前,显示大资金积极介入。涨停主要受“医疗器械+房地产”双轮驱动预期推动,尤其科技类资产注入带来的重组想象空间受到市场热捧。房地产业务仍为收入重要支撑,覆盖土地获取、规划设计、建设开发至销售运营的全链条,以自主开发销售为主。
荃银高科(300087.SZ)为农业科技领域具备科技重组预期的种业企业。公司主营优良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与推广,并拓展订单农业业务。因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核心种子业务毛利率承压,2024年整体毛利率降至25.01%,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8亿元,同比扩大113.45%,业绩压力显著。尽管如此,资本市场关注度不减。2025年11月11日单日融资买入额达4779.30万元,两融余额升至4.87亿元,连续多日处于历史60%分位以上,反映部分资金博弈潜在重组或政策支持预期。公司自2021年起推进“农作物种子海外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拟在安哥拉、孟加拉国布局海外基地,原计划2025年12月31日前交付,但截至2025年上半年投资进度仅为18.51%。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回升至17.33%(2025上半年),但仍低于历史高点。
*ST松发(603268.SH)为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转型高端装备的科技重组预期标的。根据2025年11月12日公告,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已实施完毕,主营业务由陶瓷制造彻底变更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11月11日,下属子公司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与欧洲知名船东签订4艘VLCC超大型原油运输船建造合同,总金额约4亿至6亿美元,订单将于2028年起陆续交付。该船型具备装载量大、续航能力强、低碳高效等特点,体现公司在高端船舶设计制造方面的技术实力。受此利好推动,*ST松发股价持续走强,近一年累计涨幅达42.64%,远超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7.59亿元,同比增长237.23%;归母净利润12.71亿元,同比暴增1614.08%。公司被视为“脱星摘帽”潜力股,且因短期快速拉升,已有“10天5板”标签,交易活跃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