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11月10日发布公告,持股2.29%的股东富达实业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在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2月13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2707.0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9%。以公告当日收盘价58.51元计算,本次减持规模约15.8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富达实业此次计划清仓式减持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这些股份均为IPO前取得。
观察这份减持计划的时间点颇为微妙。就在公告当日,合盛硅业股价收涨6.67%,盘中一度触及59.43元高点,成交额创下2022年10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有机硅板块整体表现强势,东岳硅材、鲁西化工等多只个股涨停。富达实业选择在股价反弹至阶段性高位时宣布清仓减持,这一操作值得玩味。
从基本面看,合盛硅业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并不理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06亿元,同比下降25.35%;归母净利润为-3.21亿元,同比下降122.1%。这一数据与股价的强势反弹形成鲜明对比。根据百川盈孚统计,上半年工业硅行业在供需博弈中承压运行,价格呈现单边下行后触底震荡态势。多晶硅厂家多数处于降负荷运行状态,国内多晶硅产量同比减少44.0%。尽管有机硅行业在二季度出现回暖,但整体行业环境依然面临挑战。
富达实业作为合盛硅业的早期投资者,其清仓式减持行为引发市场关注。资料显示,富达实业于2011年2月1日在香港开业,为黄达文独资私人企业。此次减持计划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182.21万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1524.85万股。按照相关规定,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从市场反应看,尽管面临重要股东清仓减持的压力,合盛硅业在有机硅概念板块中的龙头地位依然稳固。公司作为全球最完整硅基全产业链企业,工业硅、有机硅单体产能持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一。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年,在新疆、浙江等地的生产基地布局形成了明显的成本优势和产业链协同效应。
重要股东选择在公司股价阶段性高点实施清仓减持,这一行为本身传递出某些市场信号。虽然公告中明确表示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但在公司业绩承压、行业基本面尚未完全改善的背景下,如此大规模的减持计划难免引发投资者对后续股价承压的担忧。按照减持计划时间安排,富达实业最早可从11月14日开始实施减持,届时市场承接能力将面临考验。
合盛硅业在公告中强调,本次减持计划系股东根据自身资金需求自主决定,在减持期间内,股东将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股价等因素选择是否实施及如何实施减持计划,存在不确定性。尽管如此,近16亿元的减持规模对于任何上市公司而言都不是一个小数目,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