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突遭清仓式减持,股东套现近16亿引爆市场关注
合盛硅业(603260.SH)刚刚迎来一场资本震动。公司于近日公告,持股2.29%的股东富达实业公司计划在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2月13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2707.0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29%。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减持比例与其当前持股完全一致,意味着这是一次彻底的清仓式退出。若以公告当日收盘价58.51元/股估算,此次减持涉及市值高达约15.84亿元,瞬间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根据披露信息,富达实业所持股份全部来源于IPO前取得,且本次减持完全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其减持路径也已明确:集中竞价不超过1182.21万股(占比1%),大宗交易不超过1524.85万股(占比1.29%)。尽管公司强调减持计划存在不确定性,但如此规模的清仓动作,仍不可避免地对投资者情绪构成冲击。
我看这次减持:不只是套现,更是信心的试金石
看到这个消息时,我第一反应不是恐慌,而是想问一句:为什么是现在?富达实业从IPO前就已入股,持有超十年,如今选择全额退出,时机值得玩味。
首先必须正视的是,合盛硅业当前基本面并不乐观。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5.35%,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3.21亿元,同比下滑122.1%。财务评估也显示,公司面临经营债务压力大、毛利率下滑、ROIC偏低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股东选择落袋为安,逻辑上说得通。
但另一方面,市场并非只看当下。公司最新市值仍达691亿元,近期股价走势也并不弱——技术面显示股价已突破布林线上轨,RSI一度进入超买区,短期呈现震荡上行趋势。更关键的是,公司在研发端持续发力:有机硅杂化橡胶技术取得突破,参与制定40余项行业标准,并布局碳化硅半导体、光伏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开源证券甚至在今年9月维持“买入”评级,看好其长期价值。
所以我倾向于认为,这次减持更多反映的是财务投资者的退出逻辑,而非对公司未来的全面否定。富达实业作为黄达文独资的私人企业,其资金安排可能与产业周期或个人规划相关,未必基于对公司前景的判断。
站在十字路口的合盛硅业,还能走多远?
在我看来,合盛硅业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短期业绩承压是事实,但它的真正价值不在财报的某个季度,而在于能否在高端硅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围。林芳博士领衔的研发团队、上海与海南的研发中心、以及与中科院等机构的合作网络,才是这家公司最值得关注的资产。
当然,风险也不能忽视。主力资金今日净流出近亿元,行业整体也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短期压力位在60.30元,而当前股价已逼近该区间。若减持消息引发抛压,不排除回调可能。
但我相信,真正的好公司,经得起股东的离开。只要技术路线走得通,产业链地位够硬,资本终会重新回来。这一次的“清仓”,或许只是漫长征程中的一个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