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药明康德刚交出一份史上最强三季报,营收、利润、现金流全线飘红,前三季度收入328.6亿,光第三季度就干了120.6亿,净利直接飙了84.8%,经营现金流也冲到108.7亿,同比增长35%。更关键的是,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创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率做到32.1%,这在CXO行业里简直是“降维打击”。公司顺势把全年收入指引上调到435-440亿,自由现金流也看高至80-85亿。按这个节奏走,400亿营收还真可能只是新周期的起点。
但你看今天盘面,股价却跌了超过8%,最低打到97块,跟财报表现完全背离。原因也不难查——前脚发完业绩,后脚就公告实控人控制的股东要减持不超过2%,差不多近6000万股。市场一瞅,好家伙,一边说前景光明,一边内部大股东西撤,情绪立马转向。再加上最近医药板块整体还在修复期,资本对消息敏感得很,跑得比兔子还快。
其实拉长了看,药明康德能走到今天并不容易。过去几年地缘风波不断,股价一度承压,但它硬是靠CRDMO这一体化模式稳住了阵脚。现在全球创新药研发难度加大,FDA审批变慢,Biotech融资困难,大药企又忙着并购自救,整个行业处于“局部回暖、全局承压”的状态。可药明康德偏偏在这个时候逆势增长,靠的是什么?是它把研发(R)、工艺开发(D)、生产(M)全链条打通的能力。
特别是TIDES业务,今年前三季度收入78.4亿,同比暴增121.1%,多肽、核酸这些新兴赛道的客户渗透率已经做到26%甚至67%。人家不光接单,还能帮小公司从几万个化合物里筛出候选分子,把87步合成的项目提前四个月交付。这种深度绑定,让它的R端成了优质项目的蓄水池,过去一年转化出621个新分子进D&M管线,其中III期项目就有87个。
运营效率更是没得说。3.8万员工里硕博过万,全球基地协同作战,Pyxis智能排产系统能把反应釜利用率从60%提到72%,相当于凭空多出8个车间。新建产能爬坡时间从两年压缩到两个月,常州、泰兴基地零缺陷通过FDA检查,这种执行力不是谁都能复制的。
现在它还在新加坡、瑞士、美国加紧布局生产基地,明显是在为全球化下一阶段做准备。美联储若进入降息周期,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有望回暖,新分子浪潮也在持续涌动,药明康德这些年攒下的技术、产能、客户关系,正好迎风口。只不过眼下这波减持扰动情绪,短期波动难免,但长期来看,它能不能继续领跑,还得看CRDMO这套模式能不能持续兑现增长。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