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药明康德刚出的三季报,数字摆在这儿:前三季度净利120.8亿,同比涨了84.8%,光第三季度就赚了35亿,比瑞银和中金这些大行预的还高一截。收入328.6亿,增速18.6%,核心业务WuXi Chemistry干到了259.8亿,涨了29.3%。TIDES更猛,78.4亿,同比翻了一倍多。你琢磨琢磨,现在啥行业能有这增长?关键是利润率还在往上走,经调整净利率到32.1%,比去年多了5.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起来了,尤其是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的大项目,效率一提,成本摊薄,毛利自然就上来了。
再看订单,截至三季度末,持续经营类在手订单接近600亿,598.8亿,同比涨了41.2%。这个数字不是虚的,是实打实未来两三年的业绩确定性。所以中金直接把全年收入指引从13%-17%上调到17%-18%,还调高了盈利预测。瑞银也跟进了,目标价从136块多提到138块多港元。市场反应也快,今天开盘直接跳涨超7%,成交额冲到56亿,量比3.61,说明资金认这个逻辑。
但真正值得玩味的是另一件事——公司宣布以28亿元把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这两家做临床CRO的子公司卖给高瓴旗下的平台。表面上看是“瘦身”,可细想一层,这步棋走得挺准。中金报告里说得明白,剥离非核心业务,有助于公司聚焦CRDMO主业,加速全球化产能投放。你看它今年9月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已经干到超过10万升,D&M产能建设投入预计同比增长超50%。一边甩掉低协同、低毛利的临床服务包袱,一边把资源全砸向高壁垒、高回报的小分子CDMO和TIDES这类新分子平台,战略路径非常清晰。
现在股价107块左右,对应25年动态PE不到20倍,A股H股估值差不多。虽然股东户数最近增加了不少,但架不住业绩实打实在撑。你说地缘政治风险有没有?当然有,但人家海外基地布局早就铺开了,在新加坡、欧美都有点,CRDMO模式本身也在不断消化外部压力。这一轮上涨,与其说是情绪驱动,不如说是一次基本面的重新确认。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