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6 20:39:5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药明康德净利暴增84.84%!120亿利润背后甩卖28亿资产,高瓴接盘

  药明康德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暴增84.84%,达到120.76亿元,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利润的1.3倍。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同日宣布以28亿元向高瓴旗下企业出售两家临床研究子公司——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的全部股权,进一步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CRDMO主业。这不仅是财务上的大动作,更是战略层面的一次清晰表态:药明康德正在加速“瘦身”,把资源集中到最具竞争力的业务上。

  从业绩本身来看,这份三季报远超市场预期。营收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第三季度单季净利35.15亿元,同比增速达53.27%。支撑这一增长的核心是CRDMO模式的持续深化,尤其是化学板块中的TIDES业务(寡核苷酸/多肽),收入同比飙升121.1%至78.4亿元,而这部分恰好与当前全球火热的GLP-1类减肥药等前沿疗法高度相关。同时,在手订单高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说明需求端依然强劲。此外,公司年内多次出售联营企业药明合联股票,累计带来约43.5亿元的投资收益,也为利润增厚提供了可观助力。

  而这次28亿元出售临床CRO资产的操作,并非孤立事件。事实上,该业务在2025年前三季度仅贡献了约3.5%的收入和0.7%的净利润,占比微小且盈利能力有限。相比之下,药明康德正全力推进全球化产能建设,比如泰兴多肽基地提前完工、常州原料药基地通过FDA检查等。剥离低效资产回笼资金,用于高回报的核心产能扩张,逻辑非常清晰。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操作,我是有点感慨的。很多企业在顺周期时倾向于“做大”,什么都想做;而真正成熟的公司,是在高增长中敢于“做减法”。药明康德这两年陆续剥离ATU细胞治疗业务、优化临床服务板块,现在又把整个中国区临床CRO卖给高瓴——后者本就是医疗投资领域的老手——这不是收缩,而是精准聚焦。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护城河不在临床试验执行环节,而在从分子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一体化能力。

  我尤其注意到,公司第二次上调全年收入指引至435亿~440亿元,自由现金流预期更是大幅上调至80亿~85亿元。这意味着管理层对自身运营效率和盈利质量的信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规模增长。当一家公司能在行业波动中主动调整结构、提升利润率,并持续获得客户订单验证,它的长期价值才真正值得期待。药明康德现在的每一步,都在强化这个信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