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84.84%,达到120.76亿元,同时公司再度上调全年收入预期至435亿~440亿元——这是年内第二次上调。更引人关注的是,就在发布亮眼三季报的同一天,药明康德宣布拟以28亿元向高瓴投资旗下基金转让其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子公司康德弘翼和津石医药100%股权。一边是业绩狂飙、利润翻倍,一边是剥离非核心资产,这家CRO龙头的动作,显然不只是财务数字的变动,而是战略转型的深水推进。
从业绩本身来看,增长动力非常清晰。化学业务依然是绝对主力,实现收入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TIDES(寡核苷酸和多肽)业务表现尤为突出,收入同比大增121.1%,达78.4亿元,这部分业务也涉及当前火热的减肥药生产链条。公司在手订单高达598.8亿元,同比增长41.2%,说明未来增长的确定性极强。而利润端的爆发,除了运营效率提升和临床后期项目放量外,还包括出售联营企业药明合联部分股票带来的收益。可以说,药明康德正在从“规模驱动”转向“效益驱动”的新阶段。
但值得注意的是,测试业务和生物学业务增速相对平缓,前者微跌0.04%,后者仅增长6.64%,反映出临床早期研发需求尚未完全复苏。这也解释了为何公司选择在此时剥离临床研究服务板块。这笔28亿元的交易虽只占公司整体收入和利润的3.5%和0.7%,但意义重大。药明康德明确表示,此举是为了聚焦CRDMO核心模式,将资源集中于药物发现、工艺开发和生产等高附加值环节,同时为全球化产能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在我看来,这步棋走得相当精准。 药明康德没有被短期高增长冲昏头脑,反而在巅峰时刻果断做减法。高瓴接盘临床服务资产,既是对该板块长期价值的认可,也释放了一个信号:专业分工正在深化,CRO行业正从“全能型选手”向“专精特新+平台整合”演进。而药明康德显然想做那个最核心的平台。
股价年内涨幅超140%,市值重回3000亿以上,市场已经用脚投票。但我更看重的是它自由现金流预期被大幅上调至80-85亿元,这意味着它的盈利质量是实打实的。当一家公司既能赚到钱,又能看清方向、敢于取舍,那它的高光时刻,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