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和科技在2025年10月27日至29日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触发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机制。截至10月29日,公司股价报收42.33元,单日涨幅达10.01%,成交量为2122.17万股,成交额达8.93亿元,市场交投活跃。
此次股价异动的核心驱动因素来自基本面的显著改善。根据公司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数据,电子级玻璃纤维布销售量达16,335.64万米,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期该产品平均售价由3.72元/米提升至4.97元,同比上涨33.60%,构成“量价齐升”的积极格局。财务表现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2亿元,同比增长37.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696.45%。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5143.33万元,同比增长644.41%。业绩爆发主要得益于普通中高端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价格上涨与销量增长,同时低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等高性能产品自2025年上半年起实现批量生产并交付,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盈利能力。
另一关键催化剂是公司定增事项取得实质性进展。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已于10月28日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拟募集资金不超过9.95亿元,其中6.33亿元用于高性能玻纤纱产线建设,8197万元投入研发中心升级。该项目契合AI算力、高频通信等领域对高端电子材料的需求趋势,被视为增强长期竞争力的重要布局。尽管最终实施仍需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准,存在不确定性,但已明显提振市场信心。
从外部环境看,PCB、新材料、6G等相关概念板块近期整体走强。10月28日至29日,玻纤概念指数分别上涨3.57%和2.72%,6G概念上涨0.66%和1.9%,反映出市场对科技上游材料赛道的关注度上升。宏和科技作为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核心供应商,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主板、芯片封装及数据中心等领域,并已进入联茂电子、生益科技、台光电子等主流覆铜板厂商供应链,具备明确的产业支撑。
公司同步提示风险,强调目前生产经营无重大变化,未涉及市场热点概念,也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原材料方面,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的平均进价从17.88元/Kg升至25.80元/Kg,同比上涨44.29%,成本端压力显现,未来毛利率走势需持续观察。行业本身具有周期性特征,需求波动与产能释放节奏将影响业绩可持续性。当前股价快速上涨后,估值水平与后续业绩匹配度有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