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8日讯(记者卢阿峰)因此前的“副总裁伪造印章案”,济民健康(603222.SH)计提了相关损失约3000万元,公司去年业绩因此亏损扩大。对此案件,公司正准备积极应诉,并做出部分让利以维护客户合作关系。
济民健康今日发布公告,对去年业绩进行了预亏更正,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为-0.62亿元到-0.52亿元,与上年同期-0.65亿元相比,同比将实现减亏。公司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母净利为-0.15亿元到-0.1亿元。
对于此次更正的原因,与济民健康此前“副总裁何清红伪造印章案”密切相关。公告显示,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于2023年3月私刻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印章,并在销售过程中,冒用公司名义用假章与经销商签署《补充协议》,约定若经销商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实现产品销售,在不影响二次销售的情况下,有权将产品退回公司,公司需给予经销商所退回产品采购金额10%的资金占用补偿。
近期,公司陆续收到部分经销商发送的律师函,要求公司按照《补充协议》约定履行退货退款义务,并支付货款资金占用补偿。公司收到上述律师函后,立即启动了相关事项调查。详讯请看《涉嫌伪造印章两年实现1.17亿销售额济民健康起诉自家副总裁经销商能否拿回货款?|速读公告》
对此,公司表示,基于当前掌握的情况,公司合理估计了该事项可能造成的损失约3000万元,并进行了相应的会计处理;同时,公司对原2025年的销售目标进行了修正,对公司库存商品补充计提了跌价准备约800万元,并计提了何清红及其团队成员涉嫌非法侵占公司存货造成的损失约200万元。
公告显示,公司取得初步证据后,于2025年3月24日向公安局报案,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已对“何清红等人伪造公司印章”一案立案侦查;与外部律师团队成立了专项工作组,主动与各经销商联系,摸排《补充协议》签署情况及其库存情况,协商解决方案,包括公司做出部分让利以维护客户合作关系、积极准备应诉等。
“对于这一发展情况并不意外。”安徽省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谷先锋告诉财联社记者,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济民健康已经倾向于向经销商即客户妥协,也明显意识到了自己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企业自己管理存在问题,造成的损失,是不能转移给客户的。”
据悉,何清红于2022年2月加入济民健康,担任副总裁职务,主要负责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及安全注射器国内市场的营销工作。销售模式为先款后货,买断式销售,非货物质量问题概不退货。2023年和2024年,何清红团队合计实现销售额约1.17亿元。
财联社记者粗略计算,何清红及其团队两年实现的1.17亿销售额,占济民健康医疗器械板块营收比例较高。2023年,济民健康实现营收8.95亿元,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9亿元,其中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产品销售3568.08万支,较上年同期增长807.08%,安全注射器和安全注射针产品国内销售3601.24万支,较2022年增长243.66%;2024年H1,公司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收1.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79%。
谷先锋认为,“这一案件的核心原因,是济民健康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管理存在漏洞,企业对相关管理层给予决策权是应该的,但这种涉及《补充协议》这类重大经营策略的事项,应当需要管理层集体决策,并要有相应备案记录,公司必须在制度上,尤其是流程管理上更加规范,防止类似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