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润股份6000万闲置募资现金管理到期赎回,这笔操作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值得细品。
11月21日,常润股份(603201)发布公告称,公司此前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已到期赎回。具体来看,这笔资金为6000万元,来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闲置募集资金,投资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常熟支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从2025年8月19日至11月19日,年化收益率区间为0.8%-1.2%,最终获得收益约18.15万元。该事项已在8月25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属于公司正常资金管理安排,不构成关联交易。
这笔操作本身并不复杂——在确保不影响募投项目进度的前提下,将短期用不到的资金拿去理财,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是A股上市公司常见的财务手段。常润股份此次使用的额度也未超过董事会批准的2.3亿元上限,整体风控可控。公告中也明确指出,这类投资虽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但仍存在市场、政策和流动性等潜在风险。
但当我把这件事放在公司整体经营背景下看,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我始终认为,一家企业的资金运作方式,往往能折它的战略节奏和财务健康度。常润股份这次如期赎回、稳赚18万收益的操作,看似平淡,实则反映了一个现实:公司在手资金充裕,且对募投项目的节奏把控较为稳健。这在当前不少企业面临现金流压力的环境下,算得上是一种“底气”。
更让我关注的是,这家公司虽然营收同比微降1.6%至22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增长7.37%,说明其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正在优化。叠加其高达75.24%的海外收入占比,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出口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打开。再加上深度绑定比亚迪、上汽等新能源车企,并积极布局跨境电商,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不过我也注意到隐忧。主力资金连续多日净流出,筹码高度分散,当前股价仍在平均成本价(18.09元)之下徘徊。这意味着尽管基本面尚可,但市场情绪仍偏谨慎。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6000万募资理财到期赎回,不只是个例行公告,更像是一个信号:常润股份正在稳扎稳打地推进资金效率提升,等待更大的突破契机。如果后续能在订单释放或资金回流上看到积极变化,或许就是震荡区间突破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