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杨松
靠插座发家的阮家兄弟,依旧赚得盆满钵满。
5月20日,公牛集团董事长阮立平在业绩说明会上,披露财务数据,去年净利42.7亿元,同比增长10.4%。

楼市低迷而逆势增长,究其原因,阮家兄弟又将照明产品,做成了大生意。
插座业务增速放缓,其电工照明业务顶了上来,去年入账83.3亿元,贡献五成收入。
尝到甜头的管理层,接力培育新业务,如电动工具、新能源、无主灯以及国际化拓展等。
5月中旬,兄弟俩又推出两个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的股票规模约74.08万股,按20日收盘价计算,价值2.78亿元,以绑定骨干员工。
电工发家
公牛集团是一个家族企业,总部位于浙江宁波市,阮立平、阮学平为实际控制人。
两兄弟合计持有84%的公牛股份,其中阮立平直接持股16.12%,阮学平14.13%,共同控制的宁波良机实业持股53.81%。
哥哥阮立平,今年61岁,担任公牛董事长、总裁,是公司核心,主持日常工作;弟弟阮学平为人低调,53岁,担任副董事长。
在《202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阮家兄弟的财富,合计达到840亿元。

阮立平公开露面时,常穿深色、妥帖的西服,装扮儒雅。他本人注重外观设计,为其庞杂的电工产品定下“时尚”基调。
其品类涵盖插座、LED照明(无主灯)、墙壁开关、安全断路器、智能浴霸、晾衣机等。
两兄弟成功为其打上高端时尚标签,其“蝶翼Ⅱ超薄开关”“无叶风扇灯”等产品,通过明星达人推荐、小红书平台及线下旗舰门店,触达消费者。
“单店只有依靠品类聚合,才能产生更好的规模效应。”公牛称,单2024年,就有约1800家全品类旗舰店开业。
在业绩说明会上,《21CBR》记者以个人投资者身份,提及渠道问题。
“全品类旗舰店建设,是推动渠道变革的举措,也是终端门店进化的方向。”
阮立平解释,线下仍是公司主要渠道,推出的全品类门店,不仅是卖货渠道,还提供营销、送装服务,未来将在店内展示更多新品。
5月19日,《21CBR》记者走访北京一家公牛旗舰店,发现门店招牌上,注明了开关、照明、晾衣机等字样。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向店主咨询无主灯装修方案。
“公牛生意有点难做,产品种类不太齐全。”
店主向记者推荐另一品牌,称部分规格灯具,公牛没有,若对产品要求高,可选择其它品牌。这显示,其照明SKU可能相对有限。
阮立平兄弟,正加大照明业务投入。
产能方面,公牛建设的惠州智能照明产业基地,已经完成封顶。
公司还组建专门的研产销事业部,服务照明业务,并将事业部与人才中心设于深圳,紧邻惠州生产基地,以实现协同。
出击能源
阮家兄弟的压舱石,是电连接业务,售卖插座、数码配件等产品。
这块发家业务,去年入账76.8亿元,同比提升4%,增速放缓。
管理层带队,公牛走出舒适区,四处出击,寻找新增长点,尤其是能源领域。
其开拓新能源业务,涵盖汽车充电桩/枪、家庭/工商业/便携式储能等产品。
去年,这块业务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多,在三大业务里增速最快。
管理层认为,产品方面,充电桩延续公牛的“安全时尚”基因,在超充、快充、群充等领域布局产品线;
营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推广产品,面向大客户和运营商加大渠道开发力度,去年运营桩收入显著增长。
官网显示,公司正招聘重卡充电桩研发人员,持续拓展新能源业务。
5月20日,阮立平强调,新能源业务,为战略重点,2025年将推新品、强营销,巩固充电桩市场领先地位。
国际化,是其发力点之一,团队加速推动新能源产品出海。阮立平强调,“全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公牛扎根欧洲,以家用储能为核心,开拓市场。

“国际化业务带来了贡献,趋势良好。”
在接受投资人调研时,管理层表示,在新兴市场,公牛已与20多个国家的大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围绕墙壁开关、灯具、浴霸等产品,通过“高价值客户+产品”共创模式,实现增长。
其境外市场,去年贡献2.4亿元收入,规模偏小,但势头强劲,同比增长36.8%。
绑定员工
“1995年,公牛从家庭作坊起步,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先的上市企业。”在致股东信中,以阮立平为首的董事会写道。
2025年,是公牛成立30周年。阮家兄弟正在扩张品类,遇到强大对手,如电动工具领域的巨星科技,充电桩行业的星星充电、特来电等企业。
如何实现后发先至?
这对兄弟改变激励方式,更多用股票绑定员工,比如,高管调低薪金,给予更多股份,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鼓励员工创新。
阮立平带头减薪,其去年税前报酬为297万元,较2023年下降57万元。另有三名董事的年薪,也降到300万元以下。
当然,阮家兄弟也不指望薪水。公牛去年现金分红总额为31亿元,单阮立平,税前就能分得13亿元。
兄弟俩扩大股权激励,应该意在与骨干形成长期捆绑,共同把生意做大。

5月16日,公牛推出《特别人才计划》,预计覆盖30人,囊括三位降薪的高管。
该计划资金规模不超过5300万元,其中2650万元由员工自筹,另一半来自公司提取的长期激励基金。

其2025年的业绩考核指标,为收入或净利润得比2023年至2024年的平均值,高出10%。
这意味着,管理层不能掉队,公牛今年收入至少要达到179亿元。
正在抢市场的关键阶段,针对核心员工,阮立平兄弟推出股票激励计划,授予309.7万股,覆盖671人。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薪酬管理和激励体系。”阮立平向记者表示,公司能够有效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充分调动核心团队的积极性。
只有留住人才,公牛才能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