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马科技刚刚披露了2025年前三季度的主要经营数据,这份公告虽然简短,但信息量不小。作为一家专注于特种功能性及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的化工企业,它在报告期内交出了一份“量增价跌”的成绩单——产品销量继续增长,但平均售价同比有所下滑。这背后,既是行业周期波动的真实写照,也折公司在结构性调整中的努力与韧性。
从数据来看,皇马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19亿元,对应销量14.6万吨,产量约14.3万吨,整体产销两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战略性新兴板块(包括高端电子化学品和新能源胶树脂等)销量达到5.34万吨,占总销量比重接近37%,这一比例相比往年明显提升。这意味着公司正在从传统化工材料向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领域加速转型。不过,主要产品平均售价为12,451.8元/吨,较去年同期的13,102.26元/吨下降了4.96%,反映出终端市场竞争压力仍在加大。
原材料方面,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采购价格分别同比下降2.74%和15.91%,尤其是环氧丙烷成本大幅回落,这对毛利率形成一定支撑。尽管公告未直接披露利润数据,但结合此前公开信息——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67%、归母净利润增长14.67%——可以推测,公司在价格承压环境下仍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维持了盈利韧性。
看到这里,我其实对皇马科技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过去市场常把它当作一家普通的化工股来看待,但我认为它的价值正悄然发生变化。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以上,融券几乎可忽略不计,说明资金对其长期方向是认可的;机构如诺安先锋混合A持续持股,也不是短期炒作逻辑。这家公司真正的看点,不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而在于“战略性新兴板块”能否持续放量。当新材料业务占比越过四成甚至更高时,估值体系或许也将迎来重构。
当然,我也清楚这其中的风险:比如下游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或者新产能投放导致竞争加剧。但至少目前,皇马科技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用技术壁垒打开成长空间,而不是在红海里拼价格。在这个传统产业纷纷寻求突破的时代,这种稳扎稳打的转型,反而更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