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友股份控股股东宁波思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减持计划时间已届满。根据公司10月29日发布的公告,此次减持自2025年7月28日启动,至10月27日结束,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5,045,95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4%,套现金额达2.64亿元。其中,集中竞价减持4,063,359股,接近原计划上限;大宗交易减持982,600股,远低于原计划的812.69万股额度。减持完成后,宁波思驰持股比例由52.85%降至51.66%,仍为公司控股股东。
减持背后:合规操作与市场信号
从公告内容看,本次减持完全在监管框架内进行,符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且实际减持数量达到了原计划的最低预期,不存在提前终止或违规操作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原计划可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但最终仅执行了约一成,这或许反映出市场承接力或股东自身策略的调整——更倾向于对二级市场影响较小的集中竞价方式,或在特定价格区间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而就在同一天,A股市场迎来显著波动,沪指盘中突破4000点后回落,软件服务板块却逆势走强。税友股份当日股价涨停,收报49.82元,涨幅10%,成交额达3.55亿元,成交量731.52万股。这一表现显然受到多重因素推动:一是鸿蒙OS 6发布带动整个国产软件生态链升温,税友股份作为税务信息化领域的核心企业,被市场视为“MCP概念”重要标的;二是政策层面,《“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发展、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进一步强化了科技主线的投资逻辑。
我的看法:减持不改趋势,但需理性看待短期情绪
说实话,看到大股东减持,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要跑路了”。但我认为,这件事不能简单下结论。首先,宁波思驰减持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未触及控制权变更红线,属于典型的财务性退出安排。其次,在当前科技主线受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的背景下,税友股份的基本面逻辑并未动摇。它的客户群体稳定,业务与国家财税数字化深度绑定,长期成长性依然清晰。
不过我也提醒一点:股价单日涨停叠加减持落地,短期可能存在情绪过热风险。尤其当市场将个股与热门概念过度捆绑时,资金博弈会加剧。我更愿意把这次减持看作一次“压力测试”——既然减持完成且市场承接良好,反而说明当前位置仍有较强买盘支撑。但如果后续缺乏业绩兑现,仅靠题材炒作,那就要警惕回调可能了。
总的来说,股东减持是资本市场常态,关键看动机与节奏。对于税友股份而言,短期有情绪助推,中期还得看三季报能否验证增长韧性。我保持关注,但不会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