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石重装刚刚扔出一个不小的动作:旗下全资子公司兰州兰石重工有限公司(简称“重工公司”)要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增资扩股,引入不超过5名战略投资者,预计新增注册资本4300万元,募资总额不超过1.3亿元。交易完成后,战略投资者合计持股不超过31%,而兰石重装自身则放弃优先认缴权,但依然保持不低于69%的控股地位。这事儿已经过董事会审议通过,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不需要股东大会批准。
这次增资的定价依据来自北方亚事资产评估公司的报告——以2025年6月30日为基准日,重工公司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2.993亿元,对应每股底价2.993元。资金进来后,除了计入注册资本的部分,其余将进入资本公积。整个过程将在甘肃省产权交易所公开进行,意味着最终谁会接盘、成交价是否溢价,目前都还存在变数。
从标的本身来看,重工公司可不是普通子公司。它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最早从事压延装备研发制造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机、电、液一体化的工业智能装备,比如快速锻造液压机组、径向锻造机、重型数控卷板机等,在行业内有扎实的技术积累。公告提到,其全球最大的300MN多缸薄板成型液压机曾创下纪录,累计交付设备超300台套,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70%以上,产品还远销俄罗斯、印度等地,龙头地位相当稳固。
财务上也说得过去。截至2025年6月底,经审计的净资产已达2.2亿元,比年初增长近2000万元;上半年实现营收1.89亿元,净利润1671万元,盈利能力稳定。虽然资产总额略有下滑,但在装备制造这类重资产行业里,这种波动并不算异常。
说实话,我看到这个操作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典型的“放水养鱼”式资本运作。兰石重装没有选择自己掏钱增资,而是主动让出部分股权,引入外部战略资源,说明更看重产业协同和长期发展,而非短期控股权的绝对化。放弃优先认购权,反而体现了一种开放姿态——愿意用控制权换资源、换发展速度。
更重要的是,此举明显在为重工公司独立成长铺路。引入战略投资者不仅能带来资金,还有可能导入市场渠道、技术合作或政策支持。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单一企业很难通吃所有资源,借助外力才能加速突破。而且并表不受影响,母公司利益也没被稀释太多,算是比较聪明的做法。
不过也要清醒看待风险。公开挂牌意味着结果不确定,万一最终引进的不是产业资本而是短期财务投资者,那协同效应就要打折扣。另外,同一天还披露了原持股5%以上股东华菱湘钢减持完毕的消息,持股比例降至4.998%,不再是大股东。虽然两者未必有关联,但市场情绪上难免会产生联想。
总的来说,这是一步着眼长远的棋。如果后续能引入真正有实力的战略方,不仅有助于提升子公司的估值潜力,也可能反哺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我对这类“精准输血+保留控制”的操作持谨慎乐观态度——关键看落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