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石重装要甩掉一块“烫手山芋”了。
2025年10月22日,兰石重装(603169.SH)发布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协议方式,将其持有的兰州兰石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51.02%股权,作价1,439.08万元转让给控股股东兰石集团。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该环保公司任何股份,这家子公司也将彻底退出合并报表范围。
表面上看,这是一笔金额不大的关联交易,但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却不简单。根据资料,这家被转让的环保公司虽然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分别实现了3,356万元和2,732万元的净利润,但其净资产却持续为负——2023年末为-241.3万元,2024年上半年末进一步恶化至-110.17万元。这意味着,这家公司长期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尽管能赚钱,但财务结构已严重失衡。
而兰石重装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聚焦能源化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说得更直白一点,这是在主动剥离一个看似盈利、实则隐患重重的非核心资产,回笼资金的同时减轻报表负担。
我怎么看这件事?
说实话,这笔交易让我觉得兰石重装终于开始“动真格”了。过去几年,公司业绩一直在走下坡路:2023年净利润下滑超12%,2024年勉强微增1.59%,但扣非净利仍在下降;到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大幅下滑21.91%和40.04%。这种背景下,继续拖着一个净资产为负的子公司,只会不断消耗资源。
把环保公司转给母公司,既能避免公开挂牌带来的不确定性,又能快速改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结构,属于典型的“断臂求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转让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也无需股东大会审议,说明操作上较为顺畅,大概率能在短期内落地。
不过我也有些担忧。一边是向大股东出售资产,另一边是第二大股东华菱湘钢宣布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这两件事几乎同时发生,难免让人对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作方向产生联想。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存在利益输送,但在业绩承压的敏感时期,如何平衡好关联交易的公允性与市场信心,将是管理层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从战略角度看,我其实是支持这次剥离的。环保业务本就不是兰石重装的核心强项,反而是能源化工装备、新能源设备这些领域更有技术积累和行业壁垒。与其分散精力维持一个“虚胖”的子公司,不如集中火力攻坚战新产业。
说到底,企业转型从来都不是喊口号,而是要敢于做减法。兰石重装这一步,走得不算快,但至少方向是对的。接下来的关键,是看它能否真正把腾出来的资源用在刀刃上,让核心主业重新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