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达股份Q3业绩高增,机器人业务迈出关键一步
福达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实现显著增长,同时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公司发布的三季报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4.13亿元,同比增长27.3%;归母净利润达2.21亿元,同比大增83.3%,扣非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增长77.7%,整体表现符合券商预期。
单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4.76亿元,同比增长21.9%,环比微增2.3%;扣非归母净利润达0.72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8.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混合动力曲轴需求旺盛,尤其是核心客户比亚迪销量回升,带动公司乘用车曲轴订单增加。与此同时,公司在小康动力、奇瑞、理想等新客户的份额也在持续提升,逐步降低对单一客户的依赖。
此外,公司在电驱齿轮领域的多个新项目已获得比亚迪、联合电子、吉利、舍弗勒等客户的定点,并进入量产阶段,进一步打开增量空间。财务方面,尽管Q3毛利率环比略有下滑至26.6%,但净利率仍保持上升趋势,扣非归母净利率达15.1%,背后是公司费用管控能力的增强,四费率合计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显示出良好的运营效率。
机器人布局加速,战略协同值得期待
更值得关注的是,福达股份正将机器人零部件业务提升至战略高度。公司近期宣布与长坂科技深化合作,并已完成对其二期增资协议的签订。长坂科技拥有国内首条高精度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磨削量产线,具备上肢丝杠年产1万套、下肢丝杠年产2万套的产能,技术壁垒较高。
通过此次合作,福达股份有望在直线执行器(丝杠)和旋转执行器(减速器) 领域形成完整能力储备。结合自身在精密制造、量产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上下游渠道资源,公司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实现快速切入。这种“传统制造+前沿赛道”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成为其估值提升的重要逻辑支撑。
我看福达:主业稳健,新业可期
说实话,看到福达这份三季报,我并不意外。早在年初就有券商指出其混动曲轴的渗透率还有提升空间,现在数据验证了这一点。83%的净利润增速,在当前制造业中实属亮眼。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它在机器人领域的落子——不是概念炒作,而是通过股权投资绑定核心技术企业,走的是“制造能力嫁接创新技术”的务实路线。
虽然短期股价受主力资金流出影响承压,但从中期看,传统业务有确定性增长,新业务又有政策风口加持——毕竟国家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和未来产业发展。只要产能和客户拓展不掉链子,这家公司的成长路径依然清晰。我倾向于认为,当前估值(对应2025年约31倍PE)尚未完全反映其机器人业务的潜在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