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三日涨超20%,海通发展紧急澄清
海通发展(603162)在最近三个交易日——10月15日至17日,股价连续上涨,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触发交易所规定的异常波动标准。这一走势迅速引发市场关注,公司随即发布公告回应称,经自查及向控股股东核实,目前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生产经营也保持正常,内外部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更引人注意的是,伴随股价异动,公司同步披露了最新财务数据。根据其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在该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同比增长34.27%,表现亮眼;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6亿元,同比微降1.49%。而从前三季度整体来看,营收达30.09亿元,增长16.32%,净利润则为2.53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8.47%。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成为此次市场解读的关键焦点。
市场为何热捧一个“利润下滑”的公司?
看到这份财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利润都降了快四成,股价怎么还猛涨? 但从资金面和技术面来看,短期行情似乎另有逻辑。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该股五日主力净流入达6457万元,行业整体虽当日净流出,但五日维度仍呈资金流入态势。技术指标上,J值突破100、RSI1高于80、股价站上布林线上轨,加上BIAS2达到19.13,明确指向短期处于超买和强势状态。综合评价显示“主力资金有介入迹象,市场关注意愿增强”,说明这轮上涨并非散户推动,而是存在一定机构或活跃资金参与。
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个隐忧:公司的经营性资金沉淀较差,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低,虽然经营现金流为正,但投资支出大,导致经营+投资合计现金流为负。同时,有息负债比重高,融资成本压力明显。这意味着,即便收入增长靠航运业务放量,但资产效率和财务结构并未同步优化。
我的看法:短期情绪驱动,长期仍看基本面修复
说实话,我对这次上涨持谨慎乐观态度。营收增长确实反映了公司在干散货航运市场的运力投放和市场把握能力有所提升,尤其是Q3同比增速加快,可能受益于阶段性运价回暖或新船投产。但净利润几乎停滞甚至下滑,说明成本端压力(如燃油、租金、财务费用)正在吞噬利润空间。
更关键的是,前三季度净利大降38.47%,这个数字很难用“一次性因素”解释。在我看来,当前股价的快速拉升更多反映的是市场对周期板块的情绪回暖,叠加资金博弈成分,而非基本面反转的确认信号。
因此,我认为投资者需要警惕短期过热风险。公告中提示“注意二级市场交易风险”绝非空话。当前股价已触及趋势压力位11.22元,与最新价持平,进一步上行需更强业绩支撑。若后续缺乏实质性利好兑现,不排除出现回调可能。
总而言之,海通发展此番波动,是一次典型的“数据分化+资金驱动+情绪共振”行情。作为观察者,我不会轻易追高,反而会更关注其未来几个季度能否实现利润率企稳回升——那才是真正的拐点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