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养元饮品(603156)公告,以自有资金向旗下私募基金芜湖闻名泉泓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增资10亿元。增资后,该基金规模从30亿元跃升至40亿元,养元饮品认缴出资额增至39.97亿元,出资比例高达99.925%。
查阅资料,泉泓投资成立于2021年5月,由养元饮品与北京闻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之初,养元饮品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9.97亿元,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押中长江存储
股价近期大涨
截至目前,泉泓投资最成功的投资当属对长江存储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押注。
2023年12月,该基金向长江存储增资16亿元,获得0.99%股权。按此计算,长江存储估值达1616亿元,这一估值使其在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位列中国第九、全球第21位,成为半导体行业估值最高的新晋独角兽。
截至2025年6月末,该项投资已占养元饮品总资产的12.52%。泉泓投资整体业绩也尚未实现盈利,2024年净利润亏损903万元,2025年上半年续亏28.89万元。
而随着长江存储近期完成股份制改革,市场对其IPO的预期持续升温,让养元饮品的这笔跨界投资价值备受资本市场瞩目。
“受益”于此,养元饮品股价已经出现大幅上涨。
9月23日至25日,养元饮品股价连续三日涨停,从21.14元/股一路飙升至30.95元/股。截至10月16日,公司股价最高达到34.42元/股,半个月累计涨幅高达63%。10月16日收盘,其股价仍维持在29.02元/股,使养元饮品总市值接近370亿元。
“公司股价上涨主要受半导体概念炒作驱动,与主业基本面存在明显偏离。”一位长期关注养元饮品的券商食品饮料分析师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需要注意概念退潮后的股价回调风险。”
同时,养元饮品此次公告也明确表示,新增资金将用于新项目投资,而非对已投项目(如长江存储)追加投入。公司还强调,私募基金投资存在退出风险,且投资项目与公司主业不具有协同性,属于纯粹的财务性投资。
主业不振
依靠跨界投资“突围”
投资成绩斐然,并不能掩盖养元饮品主业颓势渐显。
凭借“六个核桃”单一爆品,养元饮品营收曾在2008至2015年间从2.85亿元飙升至91.17亿元。但此后受消费偏好转移、产品结构单一等因素影响,其业绩持续下滑。
2024年财报显示,养元饮品营收60.58亿元,较高点缩水近三分之一。其中,核桃乳产品仍贡献88.70%的营收,功能性饮料、枸杞饮品等新品占比仅略超10%,多元化战略收效甚微。
养元饮品2025年半年报数据更为严峻。营业收入24.65亿元,同比下降16.19%;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同比降幅达27.76%。
同时,养元饮品近年来日趋频繁地进行跨界投资。例如,2016年出资7.5亿元参与成立中冀投资,切入地产领域;2022年斥资8亿元入股新能源企业瑞浦兰钧;2023年向新潮传媒等投入3.83亿元。
一系列资本运作的背后,折射出养元饮品急于寻找业绩新增长点的迫切心态。
但遗憾的是,这些跨界尝试均成效不佳。
财报数据显示,养元饮品2023年和2024年投资净收益分别为-1.29亿元、-1.26亿元。其中,对瑞浦兰钧的投资账面亏损已超2亿元。
但从数据来看,养元饮品的现金流依然充足。2025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余额14.59亿元,同比增长58.96%,并延续高分红政策,中期拟派现6.30亿元,占净利润84.7%。
客观而言,养元饮品的困境是许多传统快消企业的缩影。
当主业增长见顶时,跨界投资成为寻求突破的捷径。然而,缺乏产业协同的财务投资如同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带来丰厚回报,也可能加剧业绩波动。
对于养元饮品而言,如何在追逐热点与夯实主业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其必须面对的长期课题。半导体投资或许能短期提振股价,但产品创新与品牌年轻化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