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这句广告语,曾是北方孩子“刻在DNA”里的记忆,逢年过节,有孩子和老人的家庭总少不了易拉罐装的“六个核桃”。
近日,六个核桃的母公司养元饮品(603156)公布2024年年报。
60%的生产线闲置
2024年,养元饮品实现营业收入为60.6亿元,同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上升17.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4.3亿元,同比下降40.2%。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8.6亿元,同比下降19.7%;归母净利润为6.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27%。
养元饮品净利润最高是在2018年,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8.4亿元,之后公司再未回到这一高峰。
养元饮品的“六个核桃”是植物蛋白饮料“四大天王”之一,与椰树牌椰汁、露露杏仁乳及维维豆奶齐名。养元饮品产品结构单一,核桃乳占比超9成,主要销售区域也是华东、华中、华北地区等“高考大省”,这正与“六个核桃” 象征的“补脑”等吻合。
近年来,如养元饮品在2024年报中所称,随着消费升级,居民更注重健康代表的植物蛋白饮品,该行业凭借健康属性、天然成分及零乳糖的优势,赢得市场广泛认可,包括燕麦、青稞等植物蛋白饮料普遍被认知。植物蛋白饮品赛道也有“网红产品”Okay燕麦奶出圈,“从小喝到大”椰树牌椰汁也蹭上互联网的热度,但曾经的“老网红”养元饮品始终不温不火,营收自2015年的最高超91亿元后,连续10年再没恢复到昔日巅峰。
截至2024年末,养元食品并未发展出第二曲线,而其基本盘核桃乳也有下滑趋势。
2024年,公司主力产品核桃乳销量为56.5万吨,同比下降4.7%。该品类毛利率为48.4%,小幅提升1.4个百分点,但已难掩“基本盘”缩水的趋势。
受销售不振影响,养元饮品的生产线大半闲置。养元饮品合计产能约152万吨/年,而年生产量62.3万吨,产能利用率41%。
产能闲置的同时,养元饮品仍然有大额在建产能转固,在2024年公司16万吨健康型智能化一期项目转为固定资产。

核桃乳“补脑”广告深入人心,但年轻消费者对“六个核桃”的兴趣正在减弱。而铁罐装的另外一个短板是包装“费钱”,即包装占据高成本。根据养元饮品招股书,从产品成本分布来看,每听核桃乳原材料成本为1元,其中最大的成本是易拉罐(0.57元),而核桃仁成本仅为0.25元,不到易拉罐成本的一半,白砂糖为0.05元。近年来,“六个核桃”里面只有“两个核桃”等负面舆情传播,也令养元饮品的基本盘动摇。
面对主业扩张无力,养元饮品将算盘打到了跨界投资上。
16亿跨界进军半导体
《财中社》注意到,养元饮品2024年报投资状况中,赫然新增加一项16亿元的对外股权投资。
2024年,养元饮品控股的泉泓投资以货币出资方式对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长控集团”)增资人民币16亿元。交易完成后,泉泓投资持有长控集团0.99%的股份。长控集团是存储芯片龙头,集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为一体,同养元饮品主业毫无关联。
此前,养元饮品的对外投资四处碰壁,其中对中冀投资的投资金额7.5亿元,实际上《财中社》获悉,养元饮品起初投资20亿元,在实缴10亿元后,养元饮品后期减资至7.5亿元,奈何2.5亿元撤资款至今尚未讨回。
按照约定,2023年底养元饮品收回减资款10%,2024年的四个季度分别收回10%、20%、20%和40%的减资款,相应年化8%的利息也一并收取。截至2024年末,公司仅在2023年末收回10%即2500万元减资款,剩余2.3亿元至2024年末尚未收回。
中冀投资2022-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6亿元、-5.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15亿元,截至目前,养元饮品持有的中冀投股权账面价值已经从7.5亿元减至5.2亿元,资产减值损失2.3亿元。而减资款计入其他应收款,这笔“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算上利息还有2.5亿元。
参投基金失利,养元饮品决定自行成立私募基金。2021年,养元饮品出资30亿元成立泉泓投资,后续出手文娱传媒领域,例如电梯广告公司成都新潮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潮传媒”),还包括在新能源领域以8亿元投资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浦兰钧”,00666)、1.6亿元投资泰州衡川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来看,这些投资业务大都亏损,瑞浦兰钧的账面价值已经亏损2.1亿元。

2023年开始,养元饮品的投资收益开始持续为负,近两年分别为-1.29亿元、-1.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