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有点意思。新亚强,有机硅细分赛道的龙头,实控人突然换成邯郸国资了,19.6亿的盘子,直接拿下29.9%的股份,控股权稳稳到手。表面上看是优化股东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可我琢磨着,没那么简单。
先看价格,20.76元/股,比公告当天收盘价高出15%,要是按前一个交易日算,溢价整整27%。地方国资出手,向来讲究性价比,这会儿愿意当“接盘侠”,还给这么高的溢价,说明什么?至少是对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价值有判断,不是来炒概念的。而且城欣基金承诺18个月内不减持,7年内不转让控制权,摆明了是奔着长期干来的。
但另一边,公司这几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2021年靠着行业景气度,业绩冲上高点,净利润翻倍,风光一时。可从2022年开始,产能扩张太快,供需错配,价格一路往下走,到现在还在低位趴着。结果就是,2024年净利润比高点跌了六成以上,毛利率也从43%掉到20%出头,基本腰斩。今年前三季度营收、扣非净利继续下滑,现金流也缩了七成多。这说明啥?主业承压,增长乏力,单靠企业自己突围,难度不小。
更微妙的是家族交接问题。初亚军和女儿初琳父女档交班,原本2023年底完成过渡,初琳上位总经理、法人代表,老爷子退居董事长。结果今年1月,70岁的初亚军又杀回一线,重新执掌总经理,初琳连副董事长都不当了。这背后有没有管理分歧?二代接班是否顺利?至少从公开信息看,不太顺畅。这时候老股东选择高位套现近20亿离场,也能理解。
现在邯郸国资进来,时机其实挺准。行业正在酝酿减产30%,准备稳住DMC价格,算是政策底和市场底开始共振。新亚强本身也不是普通化工厂,它的六甲基二硅氮烷是光刻胶关键材料,被工信部认证为单项冠军产品,切入半导体、新能源这些赛道,技术门槛摆在那儿。这种资产,地方国资接过去,既能保产业链安全,又能借势整合资源。
不过资本市场反应有点躁动。前两天连拉两个涨停,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结果最新市盈率(动)飙到55倍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的25倍左右。这热度来得快,摔得也猛,今天开盘直接跳水,一度跌停,虽然盘中反弹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收绿。说白了,情绪炒作一波后,大家还得回到业绩兑现的问题上来。
这桩买卖,表面是民企让位、国资托底,背后其实是周期下行期里,技术和资本的一次再平衡。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