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突变,股价提前涨停
新亚强(600315)今日盘后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初琳与邯郸市城欣股权投资基金签署协议,将其持有的约9442.0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9.90%)以20.76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对方,交易总价高达19.6亿元。 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初琳变更为城欣基金,实际控制人也将由初亚军、初琳父女变更为邯郸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意味着这家上市仅五年的民营企业即将步入“国资控股”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重磅消息公布前,市场已有异动。当日早盘,新亚强股价直接冲击涨停,最终收于18.02元/股,涨幅达10.01%,成交额近7858万元。而此次转让价较收盘价溢价15.2%,若以前一日收盘价计算,溢价幅度更是接近26%,显示出受让方极强的入主意愿和对未来的信心。
从民企到国资:一场高溢价的战略交接
本次接盘方——邯郸市城欣股权投资基金,虽成立于2025年3月,但背景清晰:其有限合伙人邯郸市城运融通控股有限公司持股99%,而该公司最终由邯郸市国资委全资控制。因此,这是一次典型的地方国资通过产业基金实现战略控股的操作。
更关键的是,城欣基金已作出多项承诺:取得控制权后7年内不转让控制权,且18个月内不减持;同时承诺保持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不变、不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维持管理层稳定。这些条款极大缓解了市场对“野蛮人”式收购的担忧,也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了确定性。
原实控人初亚军、初琳在转让后仍合计持有17.61%股份,虽不再控股,但仍为重要股东。他们表示,此举旨在“整合资源,推动公司更高质量发展”。考虑到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均下滑约两成,这一说法并非空谈——面对行业价格下行与需求调整,企业确实需要更强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我看这次“易主”:不是退场,而是托付
说实话,看到这个公告时我第一反应是:为什么偏偏是现在?一家业绩连续承压的民营化工企业,在股价突然涨停当天宣布国资入主,怎么看都像是一次精心安排的“托底式”接盘。
但我翻完所有资料后改变了看法。这不是一次被动退出,而更像是父女二人对企业未来的一次主动托付。 初琳曾是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如今虽未再获董事提名,但她选择在此时转让股份,配合国资进场完成治理升级,说明交接早有规划。
而且你看这笔交易的设计:分期付款、锁定期长、治理过渡明确,甚至董事会改组时间都写进了协议。这不像是一锤子买卖,倒像是一个为期多年的产业扶持计划的开端。尤其在当前多地政府鼓励“国资赋能优质科创企业”的背景下,邯郸市国资委出手,或许不只是看中新亚强现有的有机硅助剂业务,更可能是瞄准其在新能源、电子化学品等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应用潜力。
从资金面看,主力今日净流入3760万元,股价站上五日线,技术面也显示“多方占优”,市场用脚投票表达了认可。虽然行业五日资金整体流出明显,但个股获得短期青睐,说明事件驱动效应强烈。
我认为,这次控制权变更的最大意义,不在于谁掌权,而在于传递出一个信号:当民营企业遇到增长瓶颈时,通过引入地方国资实现资源嫁接,正成为一种可行的转型路径。只要后续能真正落地产业协同,而不是停留在“背书”层面,新亚强或许真能迎来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