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仪正式入列国机集团,央地整合迈出关键一步
11月25日,一场名为“合力同行,共赢未来”的主题活动在重庆举行,主角之一是成立六十周年的川仪股份。这一天,它正式以核心成员身份加入中国机械工业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机仪器仪表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央企巨头——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这一动作不仅是川仪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被视为推动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自主可控、实现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关键落子。
此次整合早有铺垫。早在11月14日,川仪股份的实控关系已完成变更,并划归国机仪器仪表集团旗下管理。作为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骨干央企,国机集团拥有强大的科研平台与产业资源;而川仪股份历经六十年深耕,已形成覆盖智能执行机构、变送器、调节阀等全链条的产品体系,是国内少有的综合性自动化仪表制造商。两者的结合,被业内普遍看作是一次“国家队+行业老兵”的强强联合,目标直指打造规模大、门类全、集成能力强的国家级仪器仪表平台。
活动中,国机仪器仪表集团发布了多项核心技术成果,并与重庆市属国企、电商平台及华东理工大学院士团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涵盖产业链协同、海外市场拓展以及工业智能操作系统研发等多个维度。这表明,其战略布局不仅限于内部整合,更意在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完整生态。
我怎么看这次整合?
说实话,看到川仪真正并入国机体系,我并不意外,但依然感到振奋。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股权划转,而是国家战略层面对高端装备自主化的又一次加码。仪器仪表被称为工业的“眼睛”和“神经”,尤其在流程工业中,其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决定生产安全与效率。过去多年,该领域高端市场长期被外资品牌占据,川仪作为国内少数能全面对标国际龙头的企业,早就具备了成为“国家队主力”的资质。
现在有了国机集团这个强大后盾,意味着它将获得更稳定的资金支持、更强的科研协同能力以及更广阔的市场通道。特别是当前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碳中和目标,川仪在核电、光热发电、环保监测等领域的布局正好踩在风口上。
当然,我也注意到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利润有所下滑。但这更像是短期波动,而非趋势逆转。从资金面看,近5日主力资金持续净流入,北向资金也在大幅增持,说明专业投资者并未因短期数据动摇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我认为,真正的看点在于后续整合能否释放出“1+1>2”的效应。比如,是否能借助国机体系打通更多重大工程项目入口?能否加速海外扩张步伐?这些都是值得持续跟踪的信号。如果一切顺利,“川仪智造”或许真有机会走出一条属于中国高端仪器的品牌出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