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4-29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实施情况暨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有关工作部署,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
“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公司已于 2024 年 6 月 29 日发布
了《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2024 年度行动方案”)。2024 年,公司积极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努力推动企业价值提升,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现将 2024 年度行动方案落实情况及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报告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经营质量
2024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公司紧扣“高质量”目标,聚
焦主业,全力以赴谋发展、提质效,实现经营业绩稳中求进。一是加大市场开拓,着眼客户产业转型升级、国产替代、设备更新、节能减排等多样化需求,继续加强与下游市场重点客户的合作,深耕大客户、聚焦大项目,石油天然气、装备制造、市政环保、轻工建材、核工业新签订单实现增长;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新签订单 7 亿元,同比增加 50%以上。二是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从设计、采购、工艺、管理各维度强化精益管理;积极盘活处置闲置资产,开展优化整合,压减法人户数 9 户,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生产经营质效。三是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投资并购重庆昆仑仪表有限公司,进一步丰富公司现场仪表种类,增强市场竞争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59,175 万元,同比增长 2.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7,805 万元,同比增长 4.60%;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4,259 万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2025 年,公司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
生产经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重点把握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建材等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抓住战新产业、未来产业
市场,为公司发展拓展新空间。二是持续强化精益管理,有序推进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优化产销衔接,加强过程质量管控,深化供应链建设,切实降低制造过程的不确定因素,有效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率;继续推动设计、采购、工艺、管理等方面成本管控,加快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益。三是围绕公司战略规划,锚定产品链、创新链、供应链等延链补链强链目标,积极开展产业调研,适时推进高质量产业并购。
二、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 年,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新
质生产力长板优势。一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推动主力产品优化提升。2024 年研发费用 5.35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7.05%,创新成果丰硕,各主力产品谱系更加完善、2 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核电汽轮机旁路调节阀被鉴定为“国
际先进水平”、新增专利 180 件(其中发明专利 59 件)、软件著作权 73
件、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 11 项。二是深入推进“数智川仪”建设,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 年新建成 3 条智能生产线、1 个智能现场仪表创新示范智能工厂。
2025 年,公司将继续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引领,激发活力、培育
动力。一是聚焦市场需求,坚持对标赶超,持续开展智能现场仪表、控制阀等主力产品提档升级,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补齐产品细分门类和技术短板,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二是充分发挥创新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加大石油化工、核电等领域自动化仪表关键技术攻关,服务重大工程建设与工业转型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创新机制,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保持 7%以上;建强“川仪研究院”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大力延揽培育“高精尖缺”技术人才,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不断增强自主创新、协同创新能力;持续健全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加快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并以科技分红、“揭榜挂帅”等为抓手,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
三、完善公司治理,保持规范运作
2024 年,公司坚持“两个一以贯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
度和公司治理机制,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融入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活动。一是持续强化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制修订公司治理、经营管理等制度 57 项,实施 3 项专项审计检查,健全审计整改机制,保障公司合规运行。二是加强董事会建设,严格落实董事会职权、独董履职新规要
求,召开 4 次股东大会、1……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