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特股份一口气拿下两个光储充大单,合计金额近9.7亿元!这不仅是公司向新能源EPC领域加速转型的明确信号,更折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企业正依托“工程总包”能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作为与隆基绿能深度绑定的BIPV领军者,森特股份正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项目落地能力。
双项目齐发,关联交易背后的协同逻辑
根据公告,森特股份拟与两家全资子公司——森特互通(达拉特旗)和森特互通(准格尔旗)分别签署EPC合同,项目分别为鄂尔多斯市联创煤炭150MWp和联发物流120MWp光储充项目,合同含税金额分别为5.43亿元和4.31亿元,合计达9.7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公司均为森特股份与国能互通合资成立的森特互通的全资子公司,构成关联交易。
表面上看是“左手倒右手”,但背后实则是一套清晰的商业模式:森特股份发挥其在BIPV设计、系统集成和施工方面的专业能力,作为EPC总承包方承接项目;而项目投资运营主体则是合资公司。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品牌统一性,也实现了风险隔离与利益共享,符合市场化原则。独立董事亦确认交易定价公允,程序合规。
从屋顶到光储充,EPC能力成关键跳板
过去,森特股份的核心优势在于工业厂房金属围护系统及BIPV屋面解决方案。自2021年引入隆基绿能作为战略投资者后,公司逐步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系统+工程”服务商转型。此次大额EPC订单的获取,标志着其一体化交付能力已获得内部体系认可,也为未来对外拓展第三方市场打下基础。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项目类型已从单纯的光伏发电延伸至“光储充”综合能源系统,意味着公司在储能集成、充电设施配套等环节的技术与资源整合能力正在成型。这类项目更贴近终端用能需求,具备更高的附加值和用户粘性,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财务影响看,仅联创煤炭项目金额就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9.69%,若顺利执行,预计将对2025及2026年度业绩产生积极贡献。不过,项目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存在政策、技术及不可抗力等履约风险,后续进展仍需持续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