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压器荒,谁在闷声发大财?
一场席卷全球的“变压器荒”正在持续发酵。从AI数据中心到风光储并网,电力需求的爆发让这个以往低调的工业设备成了抢手货。江苏华辰董事长张孝金一句“明年肯定继续爆单”,道出了行业现状——订单多到接不完,工人连续几个月加班到晚上九十点。这场短缺并非短期波动,而是由AI算力扩张、新能源装机提速和储能系统大规模部署共同推动的长期结构性失衡。更关键的是,变压器制造周期长、技术壁垒高,产能无法快速复制,导致全球交货周期已拉长至一年半到两年,部分地区甚至要等两到三年。
华辰的扩产棋:产能翻倍只是开始
面对泼天富贵,江苏华辰没有坐等。今年7月,公司发行4.6亿元可转债,投向新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如今一期项目已投产,产能直接翻倍,产品能级也同步提升。这不仅是应对当前订单的权宜之计,更是卡位未来五年的战略落子。张孝金判断,风光储、充电桩所需的箱式变电站,以及110千伏、220千伏配电产品,将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而目前全行业产能,根本填不上这个缺口。
海外建厂:4倍溢价背后的全球化野心
但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华辰的海外布局。他们不只想卖产品,而是要输出“资金+技术+设备”的整套模式,在欧洲、中东筹建合作工厂。为什么这么拼?因为欧美市场一台主变压器的价格是国内的4倍。更深层的原因是,欧洲电网设备普遍运行了40到50年,美国也超期服役多年,更新换代的需求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华辰看中的不是眼前这点出口额,而是未来十年的全球电力基建红利。
我的看法:高壁垒下的有序扩张,才是真机会
说实话,看到“爆单”“扩产”这些词,我第一反应是警惕——会不会重蹈光伏内卷覆辙?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变压器不一样。它不像逆变器那样容易同质化,技术积淀和认证门槛极高,正因如此,瑞银才明确指出:这个行业不会出现价格战或海外内卷。再加上日立能源把电网增长周期延长到2035年,说明巨头也看好长期景气。所以我认为,像华辰这样有技术、敢投入、提前出海的企业,才是真正能穿越周期的玩家。
当然,短期股价受资金影响难免波动——主力近期确有流出,股价也跌破布林线下轨。但从产业趋势看,这更像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海外工厂落地取得进展,市场会重新给估值。毕竟,谁能拿下全球电网更新的入场券,谁就握住了未来十年的电力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