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宁波精达(603088.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9亿元,归母净利润7587.89万元。整体业绩表现虽不亮眼,但部分业务已体现出良好的订单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加速推进数据中心换热设备、机器人零部件等新兴业务场景布局,推动在手订单大增,后续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极。
开辟换热器应用新场景,订单持续增长
公司作为国内换热器设备龙头,在空调换热器装备方面研发有GC系列空调翅片生产线,微收缩、多工位胀管机,冷凝器折弯设备,各种管端设备等整套换热器生产设备,与众多世界企业品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包括松下、美的、奥克斯等,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与研发优势。
公司在散热方面长期的技术积累为公司拓展新业务方向提供了技术优势,公司装备可生产的数据中心散热换热产品能够覆盖机房外、机房内、机柜服务器等多个应用领域。在AI算力需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市场对数据中心数据密度有着更高要求,使得单机组散热压力提升,倒逼数据中心进行散热升级。据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在下游暖通领域、冷冻冷藏、数据中心等市场应用积极影响下,换热装备订单同比增长61.9%。同时,公司高速精密压机三季度订单环比持续增长,同比由负转正,整体产品订单同比增长23%。
下游订单的旺盛需求,具体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年初至今,公司合同负债持续增长,从去年末的2.81亿元提升至今年半年报的3.20亿元。至三季度,合同负债进一步提升至3.88亿元。与此同时,存货的显著增长印证了公司正积极备战下游订单。数据显示,年初以来,公司存货项目从2024年末的3.90亿元增长至6月末的4.47亿元,三季度末进一步提升至5.37亿元。随着后续订单陆续交付兑现,公司业绩也有望触底回升。
卡位机器人赛道,打造业绩新增长极
公司除发挥传统换热器领域优势外,也在积极布局智能机器人赛道。公司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提前卡位微通道、精密模具等机器人零部件领域,有望为公司开启第二增长空间。高盛研究显示,预计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140万台,对应市场规模380亿美元。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对于模具精度、散热方面都有更高要求。
3月份,公司合资成立德国精达肖拉公司,整合微通道装备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装备优势和先发卡位优势,与包括三花、银轮等客户保持长期合作。5月份,公司对无锡微研完成并购,进一步向精密模具和相关零部件产业延伸,实现向定制化成形技术及装备综合服务商转型的战略规划。据报道,公司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注册宁波精达成形科技有限公司的议案,并且正在同无锡微研和德国肖拉积极促进销售业务整合,互派业务团队和技术团队,一方面推动公司出海战略,另一方面推动公司向机器人业务领域迈步。
前三季度,公司受内外双重压力影响,业绩较前期有所下滑,但通过拓展传统业务在新场景中的应用,订单数增长明显,使得公司营收能力与抗风险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公司正加速在机器人零部件领域的布局,为后续增长奠定基础。
订单的持续催化,叠加相关并购整合的发力,公司业绩有望触底回升,开启新一轮的增长趋势。(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