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光模块板块,又把市场点着了。剑桥科技早上一度冲板,盘中股价摸到114块多,整个CPO概念指数也跟着创了新高。背后啥驱动?说白了,还是AI算力的底层逻辑在起作用。谷歌追加800G和1.6T光模块订单的消息一出,供应链立马反应,而这些高速光模块正是用来支撑新一代TPU集群扩容的。
有意思的是,这次不是单纯拼GPU了。Gemini 3模型出来之后,大家发现它能直接调用搜索引擎的数据源,对TPU这种ASIC专用芯片依赖明显上升。有报道说,连Meta都在跟谷歌谈,考虑从2027年开始大规模采用TPU,潜在采购规模几十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说明头部厂商真正在做技术路线的重新权衡。
那问题来了,换芯片是不是就不用光模块了?恰恰相反。不管你是用GPU还是TPU,只要算力规模往上堆,网络带宽的压力只会更大。光模块用量跟主芯片性能没太大关系,关键看的是芯片数量和互联密度。现在AI训练动辄几万张卡并联,每一张都要通过高速光模块连接,需求根本压不下来。
更进一步看,ASIC虽然性能可能只有同代GPU的七成到八成,但成本优势太明显,单个Token的推理成本能压到GPU的一半左右。这意味着云厂商可以用更低的单位算力支出,去跑更多的模型任务。结果是什么?是整体算力基础设施投入反而加大,资本开支里给光模块留的预算空间也就更大了。
剑桥科技这边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在800G LPO、1.6T产品上持续迭代,多个型号已经完成客户认证,上海和马来西亚工厂也在扩产。LightCounting都说了,硅光技术在800G以上速率的成本优势越来越突出,2025年市场份额预计要占到45%。公司提前布局这些方向,正好踩在行业升级的节拍上。
现在整个生态有点意思:AI应用拉动算力需求,算力扩张倒逼硬件创新,硬件迭代又反过来降低使用门槛,形成正向循环。政策和产业双轮驱动下,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里的“血管”,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眼下这个势头,至少今明两年,高景气恐怕还得维持住。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