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6G产品技术也是全球前沿 布局已久就等6G商用落地,快速切入。
剑桥科技围绕6G布局,将以高速光模块等核心技术攻关为核心,搭配研发投入、产学研协作等举措推进规划,同时依托客户与全球化优势适配6G演进需求,具体如下:
1.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夯实6G底层支撑 :核心推进1.6T光模块量产,该产品已进入客户认证阶段,量产时间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同步推进CPO集成硅光引擎研发送样,800G LPO/TRO光模块完成全系列升级。此外,50G PON产品研发已进入实施阶段,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出商用产品,还会探索其在6G网络回传中的应用潜力。
2. 保障研发投入与人才,筑牢创新基础 :2025年计划投入约4.8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后续也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同时会通过吸引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组建专业研发团队,还以“预研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策略推进技术迭代,保持技术布局与行业及6G发展趋势一致。
3. 深化多方协作,拓宽6G适配路径 :一方面加强与商业伙伴、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攻克CPO、硅光等6G相关关键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借助客户资源推进适配,其作为诺基亚重要ODM/JDM供应商,有望依托诺基亚与英伟达合作开发AI - RAN技术的契机,参与到从5G - Advanced向6G网络演进的相关适配工作中。
4. 依托全球化布局,对接6G全球发展动态 :以上海为研发中枢,协同美国、日本的研发中心,联合推进1.6T光模块等产品的海外认证与适配测试。同时凭借马来西亚量产基地及欧美本地化工厂的布局,助力6G相关的高速光模块等产品快速对接全球市场,及时获取6G研发的最新信息以调整技术研发方向。
以上个人观点 网络收集资料供自己复盘使用,如果对你有用可以收藏转发点赞
剑桥科技的1.6T光模块当前已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预计2026年一季度实现大量发货 。相关供货及配套情况如下:
1. 供货进度:该产品原本计划2025年量产,因供应商微光引擎研发进度滞后,量产时间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其测试数据和行业头部企业水平相当,且第一大客户因自身相关设备成熟,对该产品需求十分迫切。
2. 技术支撑:产品以硅光技术为主导,采用3nm DSP芯片,功耗相比前代进一步降低,还适配英伟达GB300服务器需求,其浸没式液冷方案等技术指标表现优异。
3. 产能规划:公司正推进马来西亚工厂产能扩张,还计划在墨西哥布局生产基地并于2026年二季度启动光模块生产;预估2026年公司光模块总产能中1.6T产品占比约20%,后续还会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提升产能。
4. 客户与供应链:通过与思科的JDM合作模式保障核心物料供应,同时正推进与英伟达等多个新客户的产品验证,此前深度绑定的北美云厂商等客户也为1.6T产品后续放量奠定了基础。
话不多说 已挂单买入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