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剑桥科技这事儿,算是把市场情绪又给点着了。业绩说明会上一句话,1.6T光模块部分产品已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预计明年一季度能大量发货,股价立马就冲上去了,收盘价107块多,涨超4%,量能也跟得上来,成交额三十多个亿,换手率快12%,明显是资金在动真格的。
我看了下他们的说法,测试数据和行业头部企业基本相当——这话听着平平无奇,但放在当前环境下其实分量不轻。现在全球对1.6T的需求虽然还没完全爆发,但几家大厂已经在为下一代AI数据中心做准备了,谁先拿下量产窗口期,谁就能吃到第一波红利。剑桥这边明确说采用硅光技术为主导,而LightCounting最新报告也提过,800G以上速率里硅光成本优势显著,2025年市占率预期要到45%。他们现在多款400G、800G硅光产品已经量产,1.6T原型也出来了,节奏上没掉队。
更值得琢磨的是他们的客户模式。用的是JDM深度绑定核心客户,不是简单供货,而是联合开发,这种模式在高端光模块领域越来越吃香。你想想,数据中心客户要的是稳定、定制化、快速响应,光靠标准品打天下早就不灵了。再加上他们在嘉善、马来西亚工厂产能逐步释放,墨西哥基地也在推,全球化布局已经铺开,抗外部风险的能力比以前强不少。
还有个细节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公司提到正推进与多个新客户的产品验证。这意味着除了老客户之外,还在拓圈。现在800G需求旺盛,北美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部署占比已经六成,1.6T作为接替者,一旦放量,订单结构能不能打开新局面,就看这批新客户的导入进度了。
当然,技术路线上也有看点。他们不仅搞传统光模块,还提前布局了LPO、CPO这些前沿方向,特别是1.6T LPO/LRO已经开始着手,说明研发线是有前瞻性的。未来AI算力中心对功耗和密度要求越来越高,LPO这类低功耗方案可能会成为主流选项之一。
股价站上百元,也不是没有原因。虽然市盈率看着高,一百倍出头,但放在这个赛道里也算合理区间。关键是接下来一个季度,能不能兑现“大量发货”的承诺。市场现在买的就是确定性,尤其是从“小批量”到“大批量”这一步,跨过去了,才算真正拿到入场券。
话说回来,光模块这行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拼的是持续迭代能力、供应链把控和全球交付体系。剑桥这些年从电信终端做起,一步步走到高速光模块前台,海外研发中心和制造节点都布好了局,这次1.6T的进展,更像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接下来就看产能爬坡顺不顺利,客户验收能不能全过。只要不出岔子,明年上半年应该会有比较清晰的业绩映射。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