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脉科技(603042)控制权变更事项突生变数,短短几天内从“筹划重大事项”到“火速终止”,引发市场关注。公司于10月25日公告,实际控制人胥爱民原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但因与交易对方就核心条款未能达成一致,双方决定终止该事项。公司股票自10月20日起停牌,将于10月27日开市起复牌。
筹划仅数日便告终止
此次控制权变更的推进节奏可谓迅速而短暂。10月19日,实控人胥爱民启动股份协议转让的筹划工作,公司随即在次日早间披露停牌公告,称可能涉及控制权变动。按原计划,本应于10月22日复牌,但因事项尚存不确定性,公司申请继续停牌,最长不超过3个交易日。然而,不到一周时间,这一重大事项便宣告终止。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尽管已进行充分探讨,但由于涉及事项较多,最终未能与交易方达成共识。
这一结果意味着华脉科技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控制格局短期内将维持现状。目前,胥爱民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是否会在未来再度推动类似动作,尚待观察。
我怎么看这起“夭折”的易主案?
说实话,这类短暂停牌后又宣布终止控制权变更的情况,在A股并不少见,但我个人认为这次尤其值得玩味。从时间线看,从启动到终止不过五六天,连尽调和谈判的核心框架都没能敲定,说明双方在关键条件上分歧不小——可能是价格谈不拢,也可能是对后续公司治理、资产整合或产业协同有不同设想。
我注意到,近期不少中小市值科技类公司都在尝试通过控制权转让引入战略投资者,尤其是在通信、光模块等赛道热度回升的背景下。华脉科技主营通信网络设备,属于典型的细分领域配套企业,若能引入有资源背景的新实控人,理论上有助于打开成长空间。但问题在于,这类公司的议价能力往往较弱,买家也会更加谨慎。一旦估值预期错位,合作很容易戛然而止。
更让我在意的是市场的反应。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披露具体接洽对象,也没有说明交易失败是否会影响后续资本运作。对于持股的投资者来说,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事件容易造成情绪波动。虽然目前股价暂无实时数据反映异动,但复牌后的走势仍需密切关注。
在我看来,一次失败的控股权谈判并不等于公司价值受损,反而可能说明原有股东对公司控制权仍有较强意愿。接下来的关键,是华脉科技能否用实际经营进展来回应市场的期待——比如订单落地、新产品突破或盈利能力改善。否则,类似的资本故事可能会反复上演,最终消耗掉投资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