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众股份要搞大事了——下周一起,股票和可转债全部停牌,原因正是公司正在筹划一场重量级的并购: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拿下安徽拓盛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60%的控制权。这场交易一旦落地,不仅可能改写公司在汽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领域的布局版图,更因标的实控人身份特殊,引发市场诸多联想。
根据公告,凯众股份已于11月21日与交易对方签署《收购意向协议》,计划收购安徽拓盛60%股权,交易价格将以具备证券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值为基础协商确定。配套资金将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募集,全部用于支付对价,不涉及补充流动资金。由于初步测算该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603037)和可转债(113698)自11月24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5个交易日。
安徽拓盛成立于2013年,主营橡胶基弹性体减震与密封元件,恰好补足凯众股份在聚氨酯材料之外的技术路径。凯众本身主打底盘悬架系统减震件和轻量化踏板,客户覆盖大众、福特、保时捷等主流车企。若此次整合成功,双方在NVH领域的产品线将形成协同,有望从单一部件供应商升级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升单车价值量和客户黏性。
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背后的“人脉图谱”。安徽拓盛的实际控制人朱成,正是凯众股份原一致行动人黄月姣之子。黄月姣虽已在2020年解除一致行动关系,但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仍持有公司约619万股,位列第八大股东。这种“家族关联”让这笔交易多了一层内生整合的意味——不是单纯的外延扩张,更像是战略资源的内部聚合。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意外。凯众股份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微增5.43%,但归母净利润却下滑超5%,扣非更是降了17.62%,说明主业增长承压。而行业趋势上,新能源车对NVH性能要求更高,传统减震材料竞争加剧,企业必须寻找第二曲线。这时候出手整合技术互补的同行,尤其是有潜在信任基础的关联方,显然是个聪明的选择。
不过我也保持一分谨慎。目前只是签署了意向协议,正式方案尚未敲定,还需董事会、股东大会及监管审批。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少“看上去很美”的重组最终折戟沉沙。但无论如何,这一步已经显示出管理层向外突破的决心。如果能顺利推进,凯众或许真能从一家材料零件商,蜕变为汽车舒适性系统的综合服务商。接下来,就看他们怎么走好这盘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