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5 02:11:50 股吧网页版
泉城涌新能——山东企业一线调研·济南篇
来源:上海证券报

  每年的10月至11月,新疆的棉花进入忙碌的收获期。晨光洒落新疆无垠棉田,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如钢铁天鹅般展翼起舞。这台国产装备以超94%的采净率谱写丰收乐章,单台工作量堪比千名拾花工。

  从古老的人工拾花到大机械作业,这不仅仅是对效率的追求,更是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天鹅股份以创新为墨,书写着中国农机产业的崭新篇章。

  从“三丝困境”到“智慧轧花”

  在全球农业机械化浪潮中,天鹅股份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舞者,凭借七十余年的技术积淀,在棉花加工领域翩跹领舞。最新成绩单令人振奋:今年1至10月公司获得专利授权44项,超越2024年全年总和,累计有效专利达258项,其中发明专利59项,占比22.9%。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董秘吴维众介绍,自2020年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以来,近五年研发投入累计达2.67亿元,占营业收入8.64%。

  面对长期制约中国棉花品质提升的“三丝”难题,天鹅股份开启了一场历时三年的技术攻坚战。研发团队以图像视觉识别为眼,以AI算法为脑,以高速气流分拣为手,最终孕育出清除效率超90%的高效图像三丝清理机。这项突破,让国产皮棉满足高端纺企需求,解开了困扰行业多年的进口依赖之结。

  更大的创新篇章在整线智能化升级中续写。公司在国内首创的60包/时机采棉数字化生产线,配置智能“智慧大脑”,实现了从“经验配车”到“智能配车”的质的飞跃。这套系统不仅让加工效率提升2至3倍,日产皮棉突破1000包,节省人工近60%,更通过创新的风力内循环工艺,在新疆严寒中创造温暖的工作环境,同时实现烘干节能20%以上,奏响了绿色发展的和谐乐章。

  从“技术追随”到“全球竞逐”

  在高端采棉机领域,天鹅股份完成了一场从追赶到引领的精彩蜕变。这片领域曾被国外技术垄断长达二十余年,如今,这只“钢铁天鹅”已然展翅高飞。

  自2009年组建精锐研发团队起,天鹅股份开启了一场核心技术攻坚战役。面对变速箱等关键部件的技术壁垒,研发人员以工匠精神反复打磨,经过数百次试验优化,最终成功研制出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2022年,随着新疆智能制造基地落成投产,国产化率超92%的采棉机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志着中国农机装备实现重大突破。

  最新财报印证了这份突破的市场价值。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41.4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达2.8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9.39%。这份成绩单,不仅展现了企业强劲的增长势头,更印证了国产高端农机装备的市场竞争力。

  据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这台“钢铁天鹅”性能卓越:单台采收能力堪比千名拾花工,采净率超94%。对农机经营者而言,购机成本较进口设备节省超三分之一;对棉农来说,每亩较人工采摘成本降低600元至800元。

  “我们的国际化布局正在进入收获期。”吴维众表示。从20世纪90年代首度出海,在赞比亚建设生产线,到如今产品远销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天鹅股份书写着从1到37的传奇。2024年实施的“外贸突破”战略,让这只天鹅在国际舞台上的舞姿愈发优美。

  从“棉机专家”到“全能选手”

  “棉花机械市场存在天花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吴维众阐释的此番原因,揭开了战略转型的序幕。天鹅股份开启了从“单项冠军”到“全能选手”的转型之路。

  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势,企业确立了“做强棉机主业、突破采棉机、拓展农机”的三大战略,在更广阔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企业聚焦细分市场,走差异化、高端化路线,精准锁定国内市场空白和“卡脖子”环节,相继推出番茄收获机、智能粮食烘干塔、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等创新产品。

  以番茄收获机为例,面对我国番茄产业长期受制于进口设备的困境,天鹅股份自2023年起深入产业一线,于2024年加大研发投入,集结三地研发精英协同攻关。新问世的番茄收获机在关键技术指标上比肩国际先进水平,以更优的适应性和更及时的服务,赢得了用户口碑。

  “三三制研发模式是我们的创新法宝。”吴维众解释说,“这个模式要求研发人员每年用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市场、三分之一时间深入生产一线、三分之一时间专注研发,确保技术创新始终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

  在智能粮食烘干塔、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等新产品领域,企业同样捷报频传。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以贴心的设计和及时的服务展现出独特优势。

  从破解“三丝”困境到打破采棉机垄断,再到开拓新兴农机版图,天鹅股份用258项专利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在创新引擎的强劲驱动下,这家拥有七十余年历史的企业,不断为中国农业机械化注入新动能,展现出中国制造在农业装备领域的创新活力和强大实力。正如吴维众所言:“创新永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在农机智能化、绿色化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用价值赢得定价权

  中农联合拓展农化行业新空间

  ◎记者赵彬彬

  当中农联合的创制农药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当“卡诺滋方案”在山东寿光的黄瓜大棚精准护佑、在海南东方的哈密瓜田筑牢健康屏障,当“增彩”在山东济宁的万亩麦田提质增产、在安徽皖北的果蔬园区全面护航,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家企业的技术跨越,更是一个行业价值体系重构与迭代升级的生动样本。

  在农药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中农联合没有盲从低价厮杀,而是开辟了一条差异化发展路径——以价值创造重塑价格体系,以创新驱动引领行业转型,以专业服务赋能现代农业。从氟醚菌酰胺的八年磨一剑,到系列产品受到市场广泛认可,这家企业用实践证明:真正的行业破局,不在于把价格压得更低,而在于把价值做得更高。

  纵向锻造:成本护城河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生存游戏,而是行业价值重构的序幕。”中农联合董事长许辉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拒绝参与恶性价格战的战略远见。面对行业的严峻形势,公司选择以纵向延伸构筑坚实的成本优势,在行业寒冬中打造独特竞争力。

  价格战没有赢家,拼到最后终究是成本控制、环保投入和安全保障的较量。在这一战略理念指引下,中农联合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据介绍,目前吡蚜酮原药、虫螨腈原药、啶虫脒原药项目均已实现达产,2-氯-5-氯甲基吡啶也已完成项目建设并进入试生产阶段。这些项目不仅保障了公司关键原药的自主供应,更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生产成本的显著下降,为价值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夯实成本基础的同时,中农联合进一步精准聚焦细分市场,深度挖掘价值空间。2025年上半年,公司制剂类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2%,其中针对高端经济作物推出的差异化产品,凭借其优异特性赢得市场广泛认可。这种“用价值赢得定价权”的策略,让公司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成功突围。

  当多数企业都在拼谁的价格更低时,中农联合致力于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从简单的价格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价值创造,在行业调整期中实现市场份额逆势增长。

  创制破局:技术新引擎

  成本优势为企业发展筑牢了根基,但要在同质化竞争中真正领跑,还需依靠技术创新打造不可复制的核心壁垒。

  “创新不是赌博,要做到‘吃一个、拿一个、看一个’,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转型。”许辉的这个比喻,生动阐释着中农联合稳健创新的核心理念。在农药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传统产品面临抗性难题的背景下,公司将创制农药作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的创制产品阵容令人瞩目:氟醚菌酰胺、三氟杀线酯、氟喹菌酯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不仅填补了市场空白,更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空间。其中,三氟杀线酯是公司历时8年研发的全新作用机理化合物,对危害突出的线虫、螨类具有优异杀灭活性,成功解决了传统杀线、杀螨剂的抗性问题,有效破解了国内高效合规杀线、杀螨剂供应紧缺的行业困局,充分展现了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

  面对农药创制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行业特性,中农联合建立了科学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既关注短期见效的应用型项目,也注重长期布局的基础性研究。通过梯度化的项目规划,公司确保了研发投入的可持续性,形成了“投产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产品矩阵的持续优化也彰显着创新布局的深度:在保持杀虫剂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加速向除草剂、杀菌剂领域拓展,2025年推出的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更好地契合了全球农药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筑牢了技术根基。

  创新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中农联合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正从“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稳步迈进,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球开拓:增长新蓝海

  当国内农药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农联合以全球化视野主动开拓新的增长空间,将海外市场打造成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3.74亿元,同比增长11.19%,这一增速明显高于国内业务;在东南亚、南亚、南美等多个区域市场,公司均实现了规模性增长,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海外市场不仅是增长引擎,更是学习平台。”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公司采取精准聚焦的国际化策略,明确将“人口超过3000万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点深耕市场。为了在这些市场站稳脚跟,公司通过本地化登记与渠道合作双轮驱动,逐步构建起坚实的竞争壁垒——一方面借助当地有实力的经销商资源,快速搭建起高效的销售网络,为扩大市场份额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产品的本地化登记工作,确保产品完全符合不同市场的法规要求,实现合规化运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ESG表现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通行证。对此,中农联合早有布局:下属泰安工厂已通过“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节能环保理念更贯穿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公司业务负责人在落实具体措施时表示:“我们将通过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优化库存等措施,确保公司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稳健发展。”这些举措既是对国际市场要求的积极响应,更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服务送到农户家。”许辉的这句话,道出了这家农化企业的初心与使命。从纵向延伸夯实成本基础,到技术创新突破同质化困局,再到全球布局开拓增长空间,中农联合的价值重构之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重塑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农化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而可借鉴的样本。

  推进“减除加乘”改革

  银座股份以品牌为基重塑新零售

  许多人的记忆里,都住着老家的一座本地商场。对很多山东人而言,它是银座。

  随着时代变迁,零售业发生了深刻变革。作为区域零售龙头的银座股份,也迎来了转型必答题。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在山东济南走访银座股份。公司董事长徐峰今年刚刚接任,他与公司高管向记者解读了银座股份的历史、转型与未来。这家拥有近30年历史、近1500万会员的国企,正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

  区域零售龙头根基深厚

  “买真货到银座。”这句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承诺,曾是银座引领山东零售业的标志。

  银座股份高管介绍,银座股份开业之初便“主打”产品品质。在高品质商品还相对稀缺的年代,公司的货物甚至还未等入库,就已被抢购完毕。公司还注重服务品质,率先要求营业员大专以上学历,并送往北京培训半年。响亮的品牌,让彼时的年轻人将在银座商城约会当做时尚。

  如今,银座股份已成为山东省区域零售巨头。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拥有120家门店,遍布山东省内11个地市及河北、黑龙江等地,还受托管理大股东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银座商城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所有非上市门店53家。旗下业态包括百货商场、大型综合商场和购物中心,公司在山东市场拥有深入的品牌认知度。

  记者了解到,银座股份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四方面:首先是稀缺的物业资源,55%的门店为自持物业,尤其是在济南、青岛等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这些物业不仅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安全垫”,更是应对租金上涨的天然屏障;其次是深厚的供应链基础,公司已从“采全国”向“采全球”升级;第三是强大的国企背景,作为鲁商集团旗下核心零售平台,在资源整合、政策获取方面具备天然优势;第四,银座股份拥有深厚的本土品牌基础和客群基础。

  迎来零售转型必答题

  近年来,银座股份的经营业绩在稳健中亦有波动。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三季度,银座股份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5.39亿元、54.19亿元、43.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7亿元、6756万元、8812万元。

  此外,数据显示,银座股份30岁至60岁家庭客群占比达60%至70%,30岁以下客群占比有待提升。如何吸引年轻人,成为银座股份的一项重点工作。

  与此同时,外部竞争日益激烈。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商超品牌以及外国商超品牌在全国各地强势渗透,对本土品牌形成了竞争之势。

  谈到零售业的趋势性变化,徐峰表示,现在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消费者现在“该花花、该省省”——愿意花几千元买明星演唱会门票,却骑着共享单车去演唱会现场。年轻人对颜值、包装、特定功效的追求,与传统商业逻辑完全不同。他对记者讲述了大量新兴消费热点,甚至比记者一行中的“95后”了解更加全面。

  同时他也表示,银座股份可信赖的品牌形象是其强大优势和根基。银座股份正在进行一系列年轻化转型。

  重塑年轻化的可信赖品牌

  2026年,银座股份即将迎来30周年庆。公司的目标,是要在新零售时代重塑核心竞争力。银座股份高管介绍,为了落地这一转型目标,公司正在推进一场全方位的“减除加乘”改革。

  “减法”方面,公司大幅缩减SKU数量,已削减30%库存单元;关闭经营不佳的门店;减除内部壁垒促运营;降低费用和成本。

  “除法”方面,主要是减少资金成本和消除内部管理风险。

  “加法”方面,增加自有爆品,加强消费体验,增加沉浸式的体验区、特色主题门店和特色街区。加快发展速度,每年要新增10个不同类型门店,如超市店、购物中心店、奥特莱斯店、社区店等。还要加强管理机制创新,提升管理绩效。

  “乘法”则是拥抱流量,深化和头部流量平台如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的合作,扩大本地曝光,探索直播加门店,直播加仓库,直播加基地等方式,全面扩大流量。此外,还需要打造与各类合作伙伴的生态协同。

  徐峰多次强调“信任”这一理念。“为什么大家认可胖东来?因为信任。我们记得商业的本质——货真价实。”他表示,银座股份正建立一座10万级医药卫生要求的实验室用于检验检疫。实验室覆盖产品既有银座自有品牌,还有生鲜品类,甚至消费者从其他渠道购买的产品也可送去检验。公司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强化可信的品牌形象。

  临近夜晚,银座股份窗外的济南核心商业区人流如织。而在济南东部的唐冶新城,银座·新辰天地也门庭若市。作为银座股份近十年新开的最大商业体,以年轻业态为主打的银座·新辰天地,开业当天便迎来21.55万人次客流,其市场吸引力可见一斑。

  徐峰对记者总结道:“零售业没有消失的行业,只有消失的企业。”银座股份的转型之路注定要付出努力,但管理层对新趋势的把握和对可信的坚守,或许是公司在新零售时代站稳脚跟的关键所在。

  让AI落地更容易金现代用代码沟通新世界

  1994年,在济南山大路一间24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创始人黎峰成立“济南现代计算机工程公司”,通过自行研发,研制出“变电站多媒体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成为当时电力工业部电化教育中心的首套光盘。经过20多年发展沉淀,公司于2015年更名为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现代”),完成股份制改造,于202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近日,金现代公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09.92%。金现代董事长黎峰向上海证券报记者分享了他创业以来的感悟。

  “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创业初心

  “在90年代,企业的创新实力还不强,不少前沿技术掌握在高校手中。我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参与了很多企业的项目实践,深切感受到前沿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于是萌生创业想法。”谈及当初的创业经历,黎峰历历在目。

  1994年,黎峰创办金现代前身公司时,已在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任教,有着深厚的自动化与计算机学科背景。黎峰身兼企业家和学者双重身份,这份独特的经历深深影响着金现代的企业文化。

  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而创办企业就是将前沿技术落地应用的过程。“高校科研为企业创新提供源头活水,企业实践则反哺科研落地,二者互补互促、形成良性循环。正因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几十年来,我一直坚守学者与创业者的双重身份,确保自己始终站在行业前沿。”黎峰认为,科技属性是金现代最重要的属性。

  黎峰十分注重企业的“科技+人才”积累,这使得金现代很快在行业站稳脚跟。公司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打造轻骑兵低代码PaaS平台、LIMS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智慧识才干部大数据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标准化软件产品,推进大模型(LLM)、计算机视觉(CV)、光学字符识别(OCR)等AI前沿技术研究与应用,服务数百家头部企业的数智化转型。

  通过代码与成千上万的人沟通

  金现代程序员宋圣坤2019年加入公司,为实施雄安城市综合能源服务平台项目,当年奔赴雄安新区,第一次常驻就是一年多。作为平台功能研发团队一员,他的主要工作是能源监测与运维模块的开发,把电、热、气等能源的实时数据用简单图表呈现出来,帮助运维人员快速掌握城市用能情况。

  “程序员的工作不是闭门造车,我们写的每行代码最终都要服务真实场景——可能是让医院的空调系统更稳定,也可能是让工厂的用能更高效。当看到自己参与开发的系统功能真的帮助运维团队提前发现设备故障时,我深刻体会到,我们敲的代码,是与成千上万使用这个平台的人对话。”宋圣坤表示。

  “代码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是我们理解和构建世界的一种方式。通过代码,我们创造了数字世界的结构和规则,而这些规则反过来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黎峰对软件工程有着自己的理解。

  如何用代码构建世界?比如有这样一个问题:某矿山研究院需依据超10万份的检验作业指导书、国家检测标准、历史检测检验报告等文档,处理“检测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业务,人工整理存在文档数量多、格式类型杂、分析易出错等问题。这是不少企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面对此题,金现代给出的答案是:基于RAG、OCR等技术构建矿安智链平台,对10万量级的检测检验报告进行智能化管理,用户通过智能问答即可从批量检测报告中提取关键指标,不仅提高该矿山研究院的日常检测工作效率,也辅助其制定行业相关标准。

  “之所以称作软件工程,是因为它的创造过程是复杂的。软件工程背后的每一位程序员,不仅仅是程序员,他们更是一个个工程师。”黎峰说。

  让AI落地更容易

  近年来,金现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受到市场欢迎。2024年,金现代研发投入金额达1.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70%。

  “AI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与实际场景结合,会展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公司致力于让AI落地更容易。”黎峰表示,作为国内积极推动AI落地应用的软件企业,金现代一方面在多个垂直领域积累大量样本需求与算法算力模型,如智能配料、工艺参数优化、生产过程控制、异常质量检测、能耗精准控制等板块,通过训练垂直大模型实现具体场景的AI应用,让AI真正成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公司以“AI+低代码+业务系统”模式为建设思路,持续推进产品矩阵升级,更好地服务企业数智化转型。

  “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优势是用可视化方式,通过拖、拉、拽,快速构建软件。我们将过去传统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与最新的AI技术相结合,训练出低代码大模型,构建出具有AI功能的低代码开发平台,这是公司的技术护城河之一。”黎峰对低代码开发平台与AI结合充满信心。

  “目前,公司已被中国信通院认定为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交付内容含大模型应用、大模型部署和咨询规划,也说明公司在AI领域的竞争力。”黎峰说。

  10月31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典型应用案例集》,金现代联合西安热工研究院申报的“火力发电氮氧化物含量预测时序大模型”作为AI在小切口场景应用的典型案例被收录其中,再度印证了公司AI技术成果的产业应用价值。

  “随着‘双轮驱动’战略深入推进,公司淘汰了部分低端业务,营收下降主要源于公司主动收缩低效业务、重构增长路径的战略性调整,而非单纯的增长乏力。随着‘金现转债’的持续转股与全额赎回,公司资本结构显著改善,负债率下降至7.85%。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1.82万元,同比大增109.92%。”金现代董事会秘书鲁效停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