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间,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大胜华,代码:603026.SH)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由于部分产品价格下降,以及为应对竞争而增加的市场和研发投入导致期间费用增加,预计今年1月至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降幅高达534.97%至765.77%。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石大胜华步入下滑通道,利润连续承压。
利润持续下滑
据了解,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属企业,是能够同时提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溶质、添加剂产品的全产业链公司。
目前,公司已形成锂电池溶剂、电解液、高端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在全球碳酸酯高端溶剂市场份额已超过40%,下游客户覆盖了全球范围内电解液龙头厂商。电解液产品方面,石大胜华具有全面的材料一体化优势,在东营、武汉等基地布局,覆盖了全国主要的锂电池生产基地,与国内主要的锂电池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业绩方面,近年来,石大胜华步入下滑通道,利润连续承压。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8.91亿元、1873万元、1642万元,同比分别为下跌24.43%、下跌97.90%、下跌12.32%。
进入2025年,石大胜华净利润继续下滑。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0.00万元到-75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将减少6026.51万元到8626.51万元,同比减少534.97%到765.77%。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00.00万元到-790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5555.16万元到8155.16万元,同比减少2177.13%到3196.10%。
陷入“量增价跌”困境
对于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变动的原因,石大胜华称,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部分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为应对行业竞争,公司加大了市场投入及研发力度,期间费用同比增加,营业利润减少。
此前,石大胜华在2024年年报中称,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为152.7万吨,同比增长34.2%,增速进一步提升,且中国电解液出货量的全球占比提升至90%以上。2024全年电解液价格几乎长期处于低点,且刷新历史新低,市场供应仍处于过剩状态。
2024年,石大胜华东营基地30万吨电解液产能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出货量6万多吨,同比增幅高达3倍以上。2024年6月份石大胜华武汉基地20万吨电解液项目投产。
2024年碳酸酯行业产能仍保持高速扩张的趋势,近翻倍式增长,2024年是行业产能扩张的尾期,临近年底,厂家新投动力不足。整个电解液溶剂市场供需矛盾未有缓解趋势,价格战拼杀更为激烈,相较2023年进一步下滑,行业整体开工率仅2-3成,相关产品丙二醇同样面临着供需过剩的问题,市场价格屡创新低,而另一相关产品乙二醇相较2023年形势向好,供需失衡的关系已有所改善,价格重心上移。
石大胜华称,在2024年溶剂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公司各溶剂装置仍保持着高负荷开工率。
2024年国内甲基叔丁基醚(MTBE)市场整体呈现先扬后抑运行趋势。
业内人士称,石大胜华的业绩持续下滑,是短期周期性因素与中长期结构性转型阵痛叠加的必然结果。短期来看,公司业绩或仍将承受压力,主要取决于行业产能出清的速度和碳酸酯溶剂价格的见底企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