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2025数据存储产业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主办,中电标协数据存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承办。会上,专委会宣布正式成立Future Storage工作组,并启动AI存储标准撰写招募。
数据显示,全球数据存储市场空间已超2.6万亿元,要提升中国存储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强化产业协同、构建自主标准体系成为破局关键。会上,中科曙光正式出任专委会当值会长,并宣布为推动中国存储产业在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专委会将发起编写AI存储标准、成立Future Storage工作组,同时发布2025数据存储十大技术热点趋势,为人工智能打造更坚实的数据基础设施。
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关宏明认为,应构建“智能、流动、开放”的存储新生态,推动存储从“数据容器”向“数据引擎”演进。专委会将致力于凝聚产业链力量,以“政策为导向、需求为牵引、生态为思路、标准为抓手”,力争走在国际标准前列,实现从“适配跟随”到“定义架构”的跃升,为我国存储产业争取国际话语权。
会上,由专委会牵头、曙光存储参与编写的《数据存储产业十大热点趋势研究报告(2025)》发布。
据悉,曙光存储作为中科曙光旗下数据存储系统公司,正全面推进AI业务开发与应用加速。系统通过接口开放打通异构存储数据壁垒,实现全域数据的智能流动和无感迁移,提升AI全域数据治理能力;通过自研的AI存储性能加速套件,满足智能化时代对于极致性能的需求。同时,曙光存储通过制定存储性能基准测试验证方案,帮助用户精准评估存力平台与智能化应用的匹配度。
据介绍,凭借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的双重优势,曙光存储已连续两年实现国内 AI 存储市场份额第一。在具身智能领域,ParaStor分布式全闪存储可提供超过500GB/s的聚合带宽,有力满足多模态数据的实时处理需求。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也入选“2025年度数据存储典型实践案例”,成为行业标杆。
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到,自去年4月曙光集团在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总计投资115亿元建设曙光集团华南总部以来,相关投资建设持续推进落地,曙光存储也是其中一个重点板块。
据介绍,目前曙光集团在全国有7个研发基地,其中曙光存储在北京、天津、成都和武汉四地设有研发中心,未来华南总部落成后,曙光存储也有计划结合整个大湾区的数据存储科研需求,以及挖掘本地科技人才,在华南落地相关产业基地。
目前,曙光存储已在大湾区有较多教科研领域案例落地,如与华南理工大学、大湾区大学等合作推进科研项目。“我们认为广东省在科技方面的布局是最全面的,无论是制造业、互联网还是生命科学领域都走得非常靠前。”曙光存储副总裁杨志雷说,未来数据存储相关科研技术不仅将在生命科学、自动驾驶、生物医药等大湾区优势领域加快落地,还希望通过推进标准化工作和产业生态共建,提高存储领域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