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曙光(SH603019)$ $海光信息(SH688041)$ $寒武纪-U(SH688256)$
在A股这片充满变数的资本江湖里,2025年4月7日是个得划重点的日子。上证指数这天像位憋足了劲的江湖好手,在3040.69点触底后猛地反弹,就此拉开了科技行情的大幕。这波反转就像武侠小说里主角绝境翻盘,一下子点燃了整个市场的热情,不少投资者盯着盘面,眼里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作者:科技圈野生观察员西风烈推演局
行情一开场,光模块个股就先声夺人,成了最亮眼的第一梯队。短短几个月,3到7倍的涨幅让市场都跟着沸腾——就像突然冒出的一批武林高手,凭着独门功夫迅速走红。它们的“秘诀”其实很直白:全球数据中心建设赶工期似的往前推,AI大模型对带宽的需求又没边儿,光模块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中际旭创、新易盛这些龙头企业,早早跟北美云厂商搭上线,订单接得手忙脚乱,业绩涨得飞起,股价自然也跟着一路飙升,成了市场里的“明星选手”。
现在,大家的目光都齐刷刷转向了第二梯队的国产算力个股。它们能不能跟上光模块的脚步,复制这样的涨幅?这正是咱们用西风烈推演局逻辑框架要好好琢磨的事。这套框架就像分析江湖局势的“宝典”,从数据拆解、业务透视、风险预判三个角度切入,能帮咱们把这些企业的真实实力和潜力看明白。
一、光模块的“成名路”:行情里的带头大哥
这波科技行情里,光模块板块简直是舞台中央的主角,风头无两。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像踩了油门似的往前冲,AI大模型对带宽的需求更是呈几何级增长,光模块一下子成了抢手货——就像江湖里人人想要的绝世武功秘籍,谁拿到谁先起飞。
中际旭创作为光模块领域的“老大哥”,2025年上半年表现相当能打:营收147.89亿元,同比提升36.95%;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它家的800G产品占比持续提升,1.6T光模块还拿到了头部芯片厂商的认证,马上要量产;硅光技术的应用比例也达到30%左右,在全球行业排名里稳稳坐第一,妥妥的“武林盟主”范儿。
新易盛则是后起之秀里的黑马,专做数通市场,成本控制做得特别到位。2025年上半年营收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提升355.68%,势头比老大哥还猛。泰国产线顺利获批,800G产品占比提到了40%,还收购了一家海外企业搞硅光芯片自主封装,手里的“兵器”越来越趁手。
这些光模块企业的股价跟着业绩一路飘红,成了市场里的香饽饽。它们的成功不光是赶上了好行情,更重要的是自身技术硬、眼光准——早早踩准了行业需求的节奏,这才在行情里先拔头筹,给国产算力企业立了个好榜样。
二、国产算力的现状:蓄势待发的“潜力新星”
跟光模块比起来,国产算力个股目前的涨幅确实差了点意思——就像刚进江湖的年轻侠客,还没闯出太大名气,但身上的潜力可不小。而且最近这段时间,算力板块的市场情绪越来越热,资金也开始往这儿凑,种种迹象都说明,它们可能要开始发力了。
(一)头部企业的“看家本领”
1. 寒武纪:AI芯片领域的“黑马选手”
寒武纪在这波行情里算是国产算力板块的“流量担当”。从4月7日的520.67元涨到9月13日的1595.88元,涨幅206%,翻了两倍还多,活脱脱一匹黑马。它能涨这么猛,核心是技术终于落地了——思元690芯片用了中芯国际的N+2工艺,性能接近国际主流芯片,价格却便宜三成,还顺利拿下了字节的订单,相当于拿到了行业“入场券”。
业绩上也有突破:上半年营收同比提升4347.82%,盈利状况从亏转盈,算是摘掉了“只会讲故事”的帽子。资金层面,机构和市场资金都在关注,北向资金二季度持续配置,累计增加了超25亿元持仓;市场讨论度也上来了,以前论坛里还不少质疑声,现在大家都喊它“AI芯片潜力股”,人气涨得飞快。
2. 中科曙光:算力领域的“稳健派高手”
中科曙光走的是“稳扎稳打”路线,从4月7日的58.43元涨到9月13日的100元,涨幅71%,一步一个脚印。它的“看家本领”是液冷技术——硅立方液冷系统的PUE低到1.04,比行业平均水平高一大截,国家推进的算力网络建设里,它深度参与了好几个数据中心项目,订单排到了明年。
业绩也很稳: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旗下的芯片适配率达到70%,2025年还计划把算力规模做到10万P,蓝图画得很清晰。资金方面,机构对它很认可,二季度持仓比例提升到45%,市场资金净流入超80亿元;大家都叫它“液冷领域的扫地僧”,看着低调,实则实力雄厚。
3. 海光信息:芯片领域的“实力派选手”
海光信息的涨幅也不错,从127.9元涨到233.33元,涨幅82%。它的核心产品是深算三号DCU,性能达到国际主流水平,在金融、通信这些关键领域的市占率超过50%,算是国产芯片里的“硬通货”。业绩上,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5.33%,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产能也在扩——跟中芯国际合作的14nm工艺良率提升到85%,下半年月产能能翻倍到3-4万颗。
资金层面,北向资金二季度配置了超30亿元,机构持仓比例35%,市场把它看作芯片领域的“重点企业”,对它的技术突破很期待。
4.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业务联动的“潜力组合”
现在市场最关注的,是这两家企业的合并与业务联动潜力。中科曙光在算力服务、液冷技术上有优势,海光信息在芯片研发上有积累,要是能整合资源,一方面中科曙光的服务器可以直接用海光的芯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海光的芯片能借助中科曙光的渠道卖到更多领域,相当于“1+1>2”。虽然目前还没明确的合并落地时间,但市场对这种协同效应很期待,觉得这会是它们后续发力的关键。
(二)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从情绪上看,算力板块的热度越来越高。百度指数里,“国产算力”的搜索量从4月的1000涨到现在的5000,翻了五倍;“寒武纪”“中科曙光”这些关键词的搜索量也涨了不少,说明关注的人越来越多。投资者交流平台上,每天讨论算力板块的帖子有上万条,大家从“能不能涨”变成“能涨多少”,热情明显上来了。
资金方面,市场资金对算力板块的关注度也在提升。北向资金二季度给算力板块净配置超100亿元,除了寒武纪、海光信息,工业富联这些关联企业也拿到了不少资金;9月12日那天,工业富联单日资金净流入39.8亿元,寒武纪净流入18亿元,能看出大资金在主动布局。融资端也更活跃了,二季度算力板块融资余额增长150%,其中拓维信息增长300%,浪潮信息增长120%,说明投资者对这个板块的信心在增强。
三、国产算力能否复制光模块的涨幅?三个维度拆解
要判断国产算力能不能跟上光模块的脚步,咱们用西风烈推演局的框架,从“需求逻辑、技术支撑、生态布局”三个维度拆解,看看它的潜力到底在哪。
(一)需求逻辑:算力是“下一个必争之地”
光模块的爆发,核心是“传输端”需求爆发;而算力的爆发,是“计算端”的刚需——就像路修好了,得有车跑才行。现在AI大模型从“训练”转向“应用”,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医疗影像这些领域,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算力,需求根本停不下来。
比如百度、阿里的大模型训练,每天需要的算力相当于上万台服务器同时运转,浪潮信息、中科曙光这些服务器厂商的订单接都接不完;而且随着AI在各行业的渗透,金融领域的风险评估、医疗领域的疾病诊断,都离不开算力支持,市场空间只会越来越大。光模块是“路”,算力是“车”,路修好了,车的需求自然会跟上,这是国产算力的核心逻辑。
(二)技术支撑:从“能用”到“好用”的突破
光模块的技术壁垒相对低,国内企业容易追上;但算力的核心是芯片,技术壁垒高很多。不过最近几年,国产算力企业的技术进步很快——寒武纪的思元690能满足大部分AI推理需求,海光的深算三号在金融领域能替代国际芯片,中科曙光的液冷技术更是全球领先。
而且中科院在量子算力上也有突破,虽然离商用还有段距离,但说明咱们在技术上一直在追赶。就像当年高铁从“引进”到“自主”,算力也需要时间,但方向是对的——只要技术持续突破,国产算力就能从“能用”变成“好用”,这是复制光模块涨幅的关键。
(三)生态布局:协同发展才能走得远
光模块的生态很简单,就是“厂商-云企业”的线性关系;但算力的生态更复杂,需要“芯片-服务器-应用”全链条协同。现在国产算力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生态了:华为的昇腾生态吸引了拓维信息、软通动力这些企业,一起做服务器和解决方案;工业富联跟国际芯片厂商合作,做AI服务器的定制化服务;中科曙光和海光信息的联动,也是生态协同的一步。
生态做好了,就能形成“技术突破-应用落地-订单增长”的良性循环。比如华为昇腾的芯片性能提升后,拓维信息的服务器卖得更好;服务器卖得多了,又能反过来推动芯片迭代——这种协同效应,会让国产算力的发展越来越快。
四、不能忽视的“江湖风险”
虽然国产算力潜力大,但江湖总有风险,咱们也得提前预判。
(一)技术迭代的“追兵”
算力行业的技术更新太快,就像江湖里的武功秘籍一直在升级,要是跟不上节奏,很容易被淘汰。国际芯片厂商每年都推出新芯片,性能提升很快;国内企业要是研发投入跟不上,技术差距可能会拉大。比如寒武纪的芯片虽然能满足现在的需求,但要是国际厂商推出更先进的产品,它就得加快迭代,不然订单可能会受影响。
(二)市场竞争的“混Z”
现在算力市场越来越火,很多企业都想进来分一杯羹,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企业之间,寒武纪、海光信息在芯片领域要抢市场;国际上,戴尔、惠普在服务器领域跟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竞争;还有国际芯片厂商的挤压,日子并不好过。要想脱颖而出,就得有自己的“独门功夫”——比如中科曙光的液冷技术,海光信息在金融领域的优势,不然很容易在混Z中被淹没。
(三)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现在国际形势复杂,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供应链。比如芯片的关键零部件进口要是受影响,对依赖进口的企业来说是个麻烦。所以国产算力企业都在做供应链多元化,比如中芯国际的产能提升,国内零部件厂商的崛起,就是为了降低外部风险——只有供应链稳了,才能在行情里走得远。
五、总结:国产算力不是“光模块第二”,而是“下一个主角”
很多人问“国产算力能不能复制光模块的涨幅”,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光模块是“传输端”的阶段性机会,而算力是“计算端”的长期机会,前者是“配角”,后者是“主角”。就像2019年的5G和2021年的新能源,虽然都是科技赛道,但量级完全不同。
从西风烈推演局的角度看,国产算力目前处于“趋势启动期”:需求在爆发,技术在突破,生态在完善,资金在进场。虽然短期可能有波动,但长期来看,只要这三个逻辑不变,国产算力就有机会走出大行情——不一定是光模块那样的“快涨”,但可能是更稳健的“慢牛”。
最后给大家一个“江湖建议”:别纠结“哪家能涨最快”,而是看“哪家的逻辑最硬”。寒武纪的逻辑是“AI芯片突破”,中科曙光的逻辑是“液冷+算力服务”,海光信息的逻辑是“芯片国产替代”——只要逻辑没破,就值得关注。
市场就像一场马拉松,光模块跑完了第一棒,现在轮到算力接棒了。能不能拿到冠军,要看企业的“武功”硬不硬,也要看我们的耐心够不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比赛一定会很精彩——因为这是国产科技从“跟跑”到“领跑”的必经之路,而算力,就是这条路上最关键的“引擎”。让我们等着看,国产算力能不能在这波科技行情里,写出属于自己的江湖传奇。
注:西风烈推演局——
-推演专业级⁺,资料数据整理差异;
欢迎数剧交流;定有您想要的答案;
-投资不是玄学,而是数据与逻辑的共振;
-每天打开K线,我们看的不仅是波动;
更是资金态度、行业趋势、政策红利的三角验证——
-技术面量价会说话,资金面筹码不撒谎,
情绪面预期藏机会;
-若你问:当下该恐惧还是贪婪?
我的答案永远是:用深度研究替代猜测;
用仓位管理驾驭波动;
-无论是技术形态的疑点,财报数据的盲区;
还是行业政策的推演,我们一起抽丝剥茧。
-专业投资者与市场对话的工具;
不是水晶球,而是工具箱;
-你准备好升级认知维度了吗?
欢迎小伙伴们互动。
【股吧江湖免责申明】
——文能提笔写财报,武能键盘定乾坤——
郑重警告各路黑粉、喷子、马甲怪:
西风烈推演局纵横股吧多年,怼人如算力炼丹——精准、高效、且带液冷降温!
战绩如下:
- 曾用三句话让杠精CPU过载
- 一篇分析让庄家连夜改剧本
- 黑粉来犯?基本活不过我的回复加载完成
不信邪的,尽管放马过来——
但友情提示:
- 若你逻辑薄弱,建议自带《杠精生存手册》
- 若你词汇贫乏,推荐购买《骂人防反指南》
- 若你纯粹找茬……
Ctrl+C’和‘Ctrl+V’是你的宿命,而我的回复将是你的K线——一路向下!
股吧本是论股之地,非骂街之场。
西风烈推演局奉行:
- 数据为矛,逻辑为盾,幽默化干戈
- 对喷子降维打击,对小白授业解惑
- 庄家来了拆剧本,黑粉来了送“封号套餐”
若你理性探讨,我必以诚相待;
若你恶意挑衅——
抱歉,我的键盘已装载‘新质生产力反杠系统’,输出功率10万IOPS,专治各种不服!
最后温馨提示:
- 想体验‘怼到自闭’?欢迎挑战
- 想学习‘优雅对线’?付费咨询 (点赞+关注)
- 若执意撒野——
你的账号会比我分析的ST股退市还快!
落款:
股吧扫地僧·新质生产力嘴P版·专治各种不服
效果保障:
- 黑粉读完沉默,庄家看完流泪
- 小白直呼内行,吧主连夜加精
- 保证100%幽默,1000%杀伤力,附带液冷降温系统防自燃!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资料收集与复盘记录;
不作为您投资参考依据,但不影响点赞+关注;
免责声明完毕——
江湖路远,留个潇洒背影;
有人见山是顶,有人见坑是矿;
小伙伴们全凭内力消化,
毕竟市场如海;浪花自己抓,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