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终于有时间把花王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捋一捋。
我感觉这个事,所有人,包括如彭汉光、唐鑛在内的超级牛散,所谓万粉大V和无数小散全部被实控人徐无良的文字游戏耍了。
据天眼查显示,徐良对外投资了包含浙江博蓝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亿波达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半导体企业。
之前的公告写1月31号之前注入新质生产力资产,所有人都以为1月31号之前会出收购公告。结果,启动确实不需要发公告,收购计划成熟才会发公告。
所有股东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盼来了3月14号晚上毁三观的重大资产收购公告,原来收购的不是大家之前一直想要的徐良旗下的半导体资产,而是八杆子打不着的高压燃油箱。
准确的说,高压燃油箱也属于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指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特点1。高压燃油箱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高压燃油箱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安全性:高压燃油箱在安全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常压油箱,能够更好地防止燃油泄漏和火灾风险。
二、污染物排放:高压油箱有助于减少尾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特别是在使用直接喷射发动机的汽车中,高压油箱作为燃料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排放有重要作用。
三、技术含量:高压燃油箱的研发和生产需要高科技支持,包括材料科学、系统设计和测试验证等。例如,理想汽车和青拓集团合作研发的高强韧不锈钢高压油箱,不仅在材料上进行了创新,还在安全冗余、环保合规、技术自主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优化。
因此,高压燃油箱不仅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应用前景。
也就是说,在电池技术还未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混动作为一种过渡状态还将保持很长时间。我一直喜欢的仰望U8也是混动车。
ST花王3月14日晚间披露公告显示,本次拟收购的尼威动力成立于2018年12月11日,注册资本4010.24万元。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金属高压燃油箱系统,专门配套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拥有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奇瑞汽车、上汽大通等整车厂商客户。
尼威动力2024年实现营收6.78亿元,同比上涨126.33%;净利润6995.34万元,同比上涨303.59%。按本次收购的预估值来看,尼威动力的PE约为17倍。这一数据远低于wind数据统计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平均36.14倍的市盈率。
对于尼威动力2024年业绩的大幅增长,收购预案中的解释为理想L6以及奇瑞山海T2这两款车型量产所致。
ST花王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正式进军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金属高压油箱业务领域。尼威动力将正式纳入上市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这将迅速提升上市公司的合并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为公司打造全新盈利增长点。这与花王之前说的基于审慎考虑,产业投资人计划先引入第三方优质资产的说法是吻合的。
其实,徐无良先引入有发展前景且营收高的现金奶牛尼威动力的做法无可厚非,而且是很稳妥的一步。现在所有人纠结的地方就在于为什么要急于变更承诺?
当然,变更承诺也不是徐良的首创,好多公司都变更过承诺,近期如实达集团也变更了承诺。
因为褪去了半导体的光环,在重大资产重组这种本应5个涨停起步的公告出来后,已经迎来了4个跌停,其实是5个,只不过周三有资金最后一分钟翘板。无数散户从赢利到巨亏,徐良这回真的变成了徐无良!
那么,现在的问题在于ST花王何时才能止跌了。
如果,我说是如果,最坏的可能,后面没有半导体注入了,尼威动力值多少亿市值才是花王到哪能止跌的逻辑。
看看正股的高压油箱股亚普股份,90亿左右的市值。当然,产品不同,亚普股份主要是塑料油箱,尼威动力是金属油箱。那么尼妈动力砍一半,算45亿,不,算40亿,对应股价就是5块左右。
看看北交所同为制造业我熟悉的几个票:
佳先股份总收入5.6亿,利润1200万左右。市值28亿。
丰光精密总收入2.11亿,利润3600万左右。市值41亿。
尼威动力2024年实现营收6.78亿元,净利润6995.34万元。
虽然大家行业不同,但是即使是北交所,3000多万的利润也有40亿市值,尼妈动力7000万利润难道不值40亿?
所以最极端的就是股价先杀到5块左右止跌。
当然,这是我自己瞎算的,也许不值40亿,可能只值20亿,甚至10亿,这种我就不讨论了。
现在不少在人在看空花王,当然有些高手确实是从18开始就看空花王的,这种高手我是打心眼里佩服的,水平确实高,我要是早听他们的早就落袋为安了,也不用被套。
但还有一些人,只是看到花王爆雷大跌,觉得自己很牛,其实有些一开始是看多的,这就没意思了。谁还没有看走眼的时候呢?
写了这么多,有点累,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还有利润,就别在这里跟着闹了赶紧落袋为安,比啥都强。
如果是深套,这个位置应该快跌不动了,想想ST曙光的13.5个跌停,暴风雨来得猛去得也快。
其实最主要的下跌原因就是徐无良随意更改承诺的行为。如果没有更改承诺,只是收购尼威动力,不至于跌成这样。
昨天有人问我花王是不是有退市风险,我说我的理解是,除非从现在开始杀到1块以下并保持20天,否则这三年,不,四年都没有退市风险。而且明年年报后就可以申请摘帽了,摘帽后又可以续命三年。
所以,明明没有退市风险的股票愣是走出了退市股的气概,也真是醉了。
更奇葩的是,周一周二连续1.8亿这么大的卖单,居然还有人买?周三尾盘最后一分钟冲进7000多万资金翘板。周四周五连续跌停,周四成交金额创出近期新高。很多散户都离场了,筹码又被什么资金接走了呢?
自从做了花王,一直就觉得这支票充满了各种不可思议。
昨天据我了解,牛散没走,当然体量太大也走不掉,大V有些走了有些没走,包括老博好春节前只是减仓其实也没走,巫山更不用说了,一直没走,又准备熬死董秘了。
以下是我的个人臆想:江苏镇江的领导估计也憋屈,当初说的博蓝特要来,现在变汽车配件厂了,这档次也上不去啊?浙江金华的领导估计也纳闷,不是说好博蓝特要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做大做强,提升金华半导体地位的嘛?
而且徐无良在收购尼威动力时有骚操作,就是付款方式,一共分六期付款,第一期签约之后百分之5定金,第二期股权转让之后给百分之25合计百分之30,第三期25年完成业绩的情况下给百分之15。25-26年只需要付款总价百分之45。是先完成业绩再分期付款,没有完成要扣除了再付款。
也就是说,今年先支付总价6.6亿的百分之30的总价款,大约2亿就可以并表保壳了。26年再付款一亿,但是25-27年承诺了利润每年有一个亿可以对冲支付款。所以花王自身用了点小钱就分期付款保壳了,性价比可以,而且手里还有现金可以收购其他资产,只要是监管允许。
徐无良费了这么大劲,我猜测他的终极目的还是要把半导体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这样他和他的核心团队才会实现利益最大化。28年12月31号才能解禁,蓝博有可能在那前后进来。
逻辑讲完了,该走该留,大家还是自行决定吧。本帖不提供买卖建议,只是把花王近期发生的诡异事件做个梳理,也提醒自己千万要注意资本市场的无情和无耻,比如群兴玩具这样的重组了五六次,没一次成功,但每次股价都大涨
ST股票的特点就是出利空跑不掉,出利好买不进,因此,我既然在第一个跌停时跑不掉,也就不跑了,耐心等待事件的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