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4 06:42:30 股吧网页版
低于1折甩卖 本金回收率连降 银行加速甩掉个贷不良资产包袱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本报记者 石诗语

  今年以来,随着银行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进,不少银行加速“甩包袱”,不良资产转让按下加速键。

  银登中心近日发布《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统计》显示,一季度个贷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37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1%。与此同时,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与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呈现下滑态势,当前银行不良资产包的转让起始价已出现低于1折的“冰点价”。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显著提升,是机构立足于贷后管理现状、通过合理处置不良资产及时化解潜在风险的具体体现。个人贷款业务是不少银行贷款业务转型、贷款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需要银行进一步强化主动控险、协同控险的能力,坚持准确实施差异化、针对性的防险化险举措,不断提升风险防范化解和不良资产处置质效。

  规模同比陡增

  《业务统计》显示,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公告挂牌规模(未偿本息,下同)742.7亿元,同比增长190.5%;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成交规模483亿元,同比增长138.8%。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370.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3亿元相比,增长了7倍有余。

  从资产类型来看,今年一季度,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透支、个人经营类贷款不良贷款转让规模分别为268.2亿元、51.9亿元和50.1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稳妥化解金融风险是近年来银行业重要工作之一。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分析称,银行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规模显著提升,原因一方面是监管部门近年来不断强化对不良资产处置的关注;另一方面是机构立足于贷后管理现状,希望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来及时化解潜在风险。

  国信证券以3月31日前发布2024年年报的23家上市银行为样本进行统计,发现2024年银行新增不良贷款余额主要来自零售贷款。从零售贷款主要产品类型来看,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良率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低位,是零售贷款中资产质量较优的部分。

  “近年来,商业银行零售不良资产风险持续暴露。”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过去几年,资产转让成为零售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模式。“与对公业务的不良贷款不同,零售不良资产的特殊性在于其债务人主要为自然人,借款金额小、分散度高,传统的催收追偿手段效率低下,诉讼追偿受限于司法资源,难以规模化开展。同时,虽然通过呆账核销可以对不良资产进行快速处置,但对银行利润侵蚀较大,也难以大规模应用。”曾刚解释道。

  折价出清

  随着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进,银行打响了资产质量保卫战,不少银行加速“甩包袱”,个贷不良资产转让市场活跃起来。据记者统计,截至4月23日,4月以来在银登中心的不良贷款转让平台上,已有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发布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合计27条,占4月以来发布的所有不良资产转让公告的70%。

  此外,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与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呈现下滑态势。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为4.1%,平均本金回收率为6.9%,环比分别下降0.7个、0.4个百分点,同比分别下降0.5个、1.9个百分点。按资产类型来看,个人消费贷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平均折扣率较低,仅为3.8%,而信用卡透支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平均本金回收率最低,仅为5.8%。

  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分析称,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平均折扣率与平均本金回收率均呈现下行趋势,主要原因包括,伴随政策陆续推出、市场不断成熟,以及零售贷款规模快速增长,银行通过批量转让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市场供应增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转让价格和折扣率水平;且一些不良贷款缺乏抵押物,对折扣率与本金回收率构成了较大压力。

  记者发现,当前部分不良资产包的转让起始价已出现低于1折的“冰点价”。例如,平安银行近期发布的第28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公告显示,该项目未偿本息总额1.33亿元,转让起始价229万元,相当于0.17折。

  “低价甩货的不良资产包内一般是逾期时间较长、借款人信用较差且还款意愿和能力不足、追回难度较大的不良贷款,银行可能进行了多轮催收,但收效甚微。”某股份行风险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银行长期持有这些资产需承担较高的管理成本,也面临较大的财务、法律风险。所以多数银行会选择低价转让、尽快出清。”

  积极应对资产质量承压

  个人贷款业务是不少银行贷款业务转型与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在2024年的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高管就个人贷款资产质量及风险问题作出回应。

  建设银行副行长李建江坦言:“近一两年,银行业零售类贷款风险整体有所上升,我行个人类贷款不良率也有小幅上升。但作为零售大行,我行已建立成熟的零售类贷款风险管控机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个人类贷款不良率保持较低水平。”

  中国银行副行长武剑表示,该行个人经营贷款和按揭贷款新发生不良同比增加,资产质量压力仍存在。受上述业务风险上升的影响,该行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有所增加。为此,该行多措并举、强化管控,2024年下半年以来逾期上升势头已有所收敛。

  邮储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姚红表示:“我们始终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资产质量保持行业优秀水平。但是2024年我行的不良、关注、逾期贷款同比增速有所加快,分别上升0.07个、0.27个、0.28个百分点,风险管控压力有所加大,其中个人贷款是主要的压力点。”

  展望下阶段,在不良资产转让方面,曾刚建议,可扩大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试点范围。“当前,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主要集中于信用类资产,而抵押类资产的处置仍面临较多限制。建议研究将抵押类资产纳入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范围,允许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贷后管理有效的机构先行先试。”曾刚说。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在资产批量转让过程中,应妥善处理涉及的个人信息,确保不泄露个人隐私,应建立严格的信息保密机制,严格控制个人信息的知悉和使用范围;同时,要合规使用个人信息,银行应按照原合同约定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于非法目的,在转让过程中,应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防止信息被滥用或盗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