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4 06:04:50 股吧网页版
迟迟未获监管批准 贵阳银行两名“85后”拟任董事接连辞任
来源:界面新闻


K图 601997_0

  近日,贵阳银行(601997.SH)公告称,拟任董事余瑞因工作原因辞职,此时距离其2024年7月当选董事已过去16个月,任职资格始终未获监管核准。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这是短短四个月内该行第二例拟任董事“未任职即辞职”事件。而接替补位的候选人中,1991年出生的白雪若获核准,将成为银行业罕见的“90后”董事。

  公告显示,余瑞于2024年7月4日当选为公司董事及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原定任期至2027年7月3日。但历经16个月的漫长等待,其任职资格始终未通过监管部门审核,最终选择辞职离场。

  余瑞出生于1989年3月,籍贯贵州桐梓,拥有研究生学历、学士学位,且具备中级经济师职称。目前,她担任贵州乌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合规管理部部长,在合规风控领域肩负核心职责。

  “余瑞的辞任不会影响公司董事会正常运作,无需进行工作交接。公司后续将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新任董事补选工作。”贵阳银行在公告中表示。

  这并非孤例。今年7月7日,与余瑞同期当选的拟任董事梁诚已率先辞职,其任职资格同样等待近一年未获核准。出生于1988年的梁诚拥有工程师背景,时任贵阳银行第一大股东贵阳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

  更早之前的2024年1月,该行聘任的拟任副行长杨轩,直至当年底辞职时任职资格仍未获批。履历显示,其此前管理的贵安新区新型城投发展基金曾因五项违规被贵州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值得关注的是,余瑞、梁诚、杨轩均为“85后”,曾被业界解读为贵阳银行推动董事会年轻化、优化治理结构的关键布局,如今三人相继在任职资格审核环节“折戟”,让这一战略落了空。

  某上市农商行董办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说,正常情况下银行业高管任职资格审核周期多在3-6个月,超过一年未获核准已属异常,短时间内集中出现三例更是罕见。

  拟任高管接连“卡壳”的背后,是银行业监管准入标准的持续收紧。据了解,今年新修订实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从品行、声誉、知识、经验、财务状况、独立性等多维度细化了任职资格要求,明确监管机构可通过调阅档案、多渠道查证、考察谈话等方式全面审查拟任人资质。

  "近年来,监管对银行高管的审核已从‘资格审查 ’转向 ‘适格性穿透’,个人背景与机构合规状况形成联动评估。" 上述上市农商行董办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说

  “审核不仅看个人履历,还会穿透核查其曾任职机构履职情况、亲属关联关系、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等细节。”某股份制银行省行资深从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解释称,若拟任人过往任职期间受过监管处分、专业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审核停滞或驳回。

  “该行密集出现任职资格难产,可能存在两方面问题:要么是拟任人选自身资质未达监管新要求,要么是提交的申请材料存在瑕疵,导致监管需反复核查延长周期。”上述农商行董办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说。

  梳理近五年动态可见,该行管理层调整频繁。2023年多名高管集中退休或辞职;2024年2月股东委派董事田露离职,2024年6月启动14人董事会换届,2025年1月首席风险官邓勇、5月总稽核晏红武先后退休,6月董秘李虹檠升任副行长但任职资格仍待核准。

  业绩方面,2025年三季报显示,该行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35亿元,同比下降13.73%;归母净利润39.15亿元,同比下降1.39%,虽净利润降幅收窄,但营收下滑幅度扩大。

  在11月6日的业绩会上,贵阳银行首席财务官李云回应称,该行营业收下降主要是利息净收入和非息收入减少两方面所致。一是贵阳银行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叠加LPR利率下行带动信贷资产利率下降,以及存量资产利率调降、债务置换等因素,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且因付息成本压降成效具有滞后性,目前利息支出压降幅度未能完全对冲利息收入下降影响,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

  目前,贵阳银行已提名董群与白雪为新任董事候选人,两人任职资格仍需监管核准。有市场分析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在监管准入持续趋严的背景下,该行能否理顺人事选拔流程、重建管理团队稳定性,进而推动经营走出营收下滑的困境,这关乎贵阳银行下一步的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