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今日发布停牌进展公告,确认其与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的换股吸收合并方案仍在推进中。这起涉及A+H股两地上市公司同时吸收合并两家A股券商的交易,自11月20日起停牌已进入第七个交易日,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观察这起并购案,其复杂性远超常规交易。公告中特别强调本次重组“涉及事项较多、流程较为复杂”,这并非套话。从技术层面看,中金公司作为A+H股上市公司,需要同时协调内地与香港两套监管规则;而吸收合并两家独立上市的券商,更需处理三方股东利益平衡、业务整合方案、人员安置等棘手问题。按照目前25个交易日的停牌预估,整个方案论证期约一个半月,这在A股市场已属较长停牌安排,侧面印证了交易的复杂程度。
将视线拉回行业层面,这已是年内第四起券商并购案例。此前“国联证券+民生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组合陆续浮出水面,显示证券行业正经历深刻的结构性变革。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150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达13.4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在规模扩张背后,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佣金率持续下滑的压力也在凸显。财经评论人士秋收指出,部分券商网点业务同质化或竞争力不足,成为推动行业整合的内在动因。
从战略角度分析,中金公司此次并购意图明显。作为以投行业务见长的头部券商,中金在机构业务和跨境服务方面优势突出;而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在特定区域和客户群体各有根基。若整合顺利,可实现业务互补和网络协同,这与中金公司在2025年中期报告中强调的“机构化、国际化、产品化”战略方向高度契合。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金公司国际业务利润贡献已达46%,此次并购后如何进一步提升跨境服务能力,值得持续关注。
停牌期间的市场数据也透露出一些信号。融资数据显示,中金公司近期连续4日出现融资净偿还,累计达8397.34万元。这种资金动向在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前并不罕见,部分投资者可能选择暂时离场观望,以待方案明朗。
纵观全球投行发展史,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常见路径。在当前证券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功能提升转型的关键阶段,中金公司这起并购能否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行新模式,仍需观察后续的具体整合方案。按照公告表述,最终方案尚需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获监管批准,交易能否成功实施仍存在不确定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并购带来的规模效应同时,更应留意整合后能否真正实现“1+1+1>3”的协同价值。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