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5-16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天衡审字(2025)00085 号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审计报告
天衡审字(2025)00085 号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审计意见
我们审计了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证券”)财务报表,包括2024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4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南京证券2024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4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独立于南京证券,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是我们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这些事项的应对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为背景,我们不对这些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一)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评估
1、事项描述
如财务报表附注十七所述,南京证券金融工具的估值是以市场数据和估值模型相结合为基础,其中估值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输入值。大部分输入值来源于能够从活跃市场可靠获取的数据。当可观察的参数无法可靠获取时,即部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属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情况下,输入值的确定会使用管理层估计,这当中会涉及重大的管理层判断。
由于部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评估较为复杂,且在确定估值模型使用的输入值时涉及管理层判断的程度重大,我们将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评估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
2、应对措施
针对南京证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评估事项,我们实施了以下主要审计程序予以应对:
(1)了解南京证券与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评估相关的内部控制,并测试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
(2)通过将南京证券采用的公允价值与公开可获取的市场数据进行比较,评价南京证券对所有在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的估值;
(3)基于我们对行业惯例的了解,评估管理层对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金融工具估值时所采用的模型是否适当;
(4)就公允价值属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金融工具,选取样本,查阅投资协议,了解相关投资条款,并识别与金融工具估值相关的条款;
(5)选取样本,评估管理层对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金融工具估值时所采用的可观察输入值以及不可观察输入值是否适当;
(6)选取样本,对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金融工具进行独立估值,并将独立估值结果与南京证券的估值结果进行比较;
(7)评价在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反映了金融工具的估值风险。
(二)信用业务和债券投资业务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
1、事项描述
如财务报表附注三、11所述,南京证券对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计量。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影响的主要项目包括南京证券开展信用业务产生的融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其他债权投资。南京证券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使用中涉及重大的会计估计和管理层判断,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标准、模型和假设的使用、违约率和违约损失率的确定等。
如财务报表附注六(三)、(七)和(九)分别所述,在2024年12月31日,南京证券融出资金账面价值为人民币98.22亿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8.77亿元、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12.17亿元。该等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合计为人民币319.16亿元,占南京证券期末总资产金额的45.74%。
由于上述信用减值损失的计量涉及重大的管理层判断和估计,且上述涉及信用减值损失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大,我们将信用业务和债券投资业务预期信用损失的计提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
2、应对措施
针对南京证券信用业……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