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股价再创新高!11月19日早盘,中国银行A股涨超2%,盘中刷新历史高点,带动整个银行板块集体走强。这不仅是短期资金追捧的结果,更折市场对国有大行估值重塑的深层预期。
银行股集体上扬,中行领涨释放积极信号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11月19日上午10:14,中国银行涨幅超过2%,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光大银行、江苏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也纷纷跟涨。这一轮银行板块的集体走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作为国有大行的代表,中国银行的股价突破具有风向标意义,显示出市场对低估值、高分红蓝筹股的偏好正在增强。
基本面支撑:政策红利与业务转型双轮驱动
从近期动态来看,中国银行在多个战略方向持续发力。一方面,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动作频频,积极参与风电等绿色产业融资,推出“碳减排专项再贷款+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为阳江明阳海上风电提供30亿元授信,利率低至3%;另一方面,在金融开放和国际化布局上稳步推进,作为离岸人民币清算主力,年内协助科技巨头发行超470亿元点心债,认购额达1500亿元,凸显其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此外,11月中旬以来,中行还密集参与中德财金对话、会见德意志联邦银行行长等高层交流,强化国际金融合作形象。
与此同时,消费贷贴息政策落地两个月初见成效,中国银行9月单月投放达474亿元,环比大幅增长,显示零售端信贷需求回暖。这些具体经营进展,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稳定性的信心。
市场逻辑演变:从“避险选择”到“价值重估”
过去市场常将银行股视为防御性配置,但当前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在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低波动的国有大行成为长期资金的重要配置标的。叠加监管层推动“中特估”体系构建,鼓励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像中国银行这样具备全球网络、稳健分红(A股股息发放日定于2025年12月11日)的企业,正迎来估值修复契机。目前信息有限,尚需观察后续成交量能否持续放大,以及整体净息差压力是否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