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最新财报释放积极信号!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912亿元,净利润近1777亿元,盈利能力稳步回暖,资产质量持续稳健,在净息差承压的行业环境下,凭借非息收入强劲增长和拨备反哺利润,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答卷。
盈利结构优化:非息收入成关键引擎
从数据来看,中国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扭转了上半年净利润微降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达5.09%,改善趋势明显。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非利息收入的强劲拉动——前三季度非息收入达1654亿元,同比大增16.20%,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33.6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8.07%,而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其他非息收入更是增长22.24%,反映出其在金融市场波动中主动把握机遇的能力正在增强。
尽管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04%,但净息差已企稳在1.26%,与上半年持平,显示出管理层在低利率环境下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推动量价协同发展的成效。与此同时,拨备计提同比少提约53亿元,有效释放利润空间,支撑了盈利修复。
资产质量稳健,资本充足率保持高位
截至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24%,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96.6%,虽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安全区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12.58%,整体资本实力雄厚,风险抵御能力较强。生息资产规模达3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38%,贷款与金融投资同步扩张,反映出信贷投放和资产配置的积极姿态。
不过也需关注外部挑战。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中国银行开出9790万元罚单,涉及公司治理、贷款管理、票据业务等多个领域,提示内部风控仍需持续强化。这或许也反映了监管对大型银行合规运营的更高要求。
人事调整与战略延续性
高管层面,董秘卓成文卸任转战中银航空租赁,刘承钢接任并已获批副行长资格,体现“老人新岗”的内部晋升逻辑。多位副行长更替后,目前管理团队趋于稳定,战略执行有望保持连续性。在全球利率下行、银行普遍面临息差压力的背景下,中国银行正通过多元化收入结构和国际化布局寻求突破,未来表现值得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