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就业是一项重要工作,当前金融支持就业的力度越来越大,成效愈加彰显。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下降。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就业仍面临着一定压力,这就需要金融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5月19日央行召开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强调,金融系统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抓好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传导;在上月底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更大力度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新市民、高校毕业生、妇女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的通知》(下称《通知》),与2022年人社部会同中国银行联合设立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相比(下称“专项贷款”),新措施降低了申请门槛、扩大了对象范围、提高了授信额度、降低了利率水平、创新了服务模式。
来自人社部的数据表明,专项贷款设立以来,已累计为8万家小微企业发放稳岗扩岗贷款超6400亿元,帮助小微企业稳定扩大岗位530万个。
专项贷款是一个有益探索,特点包括指向明确、针对性强,以及门槛较低、融资成本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金融支持就业提供参考路径。当然,随着实践的深入,专项贷款还有多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
一是持续把盘子做大。
专项贷款是2022年由人社部会同中国银行联合设立的,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和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实践证明,专项贷款作为金融助力就业的重要举措,已在稳定企业经营、促进就业增长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还需要有更多银行金融机构加入进来,上述《通知》强调,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持续深化政银合作,积极拓展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合作银行范围。
这充分表达出扩大专项贷款合作银行范围的意愿,希望更多银行金融机构加入进来,持续把盘子做大。
二是要让更多市场主体从中受益。
专项贷款的申请条件由过去用工人数不减少,放宽到用工人数减少水平低于上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部分波动性、季节性行业企业只要用工人数减少水平低于上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仍能符合专项贷款申请条件,获得金融支持。条件放宽意味着受益面的扩大。
同时,《通知》提出,要探索“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合并办理的组合贷款方式。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借款人,超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部分的融资需求,可通过组合贷款方式给予支持。这就由稳岗扩岗范围延伸到了创业领域,是对于促进就业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金融支持,专项贷款已从应急性政策转向长效机制。
三是要持续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利率低是关键因素,《通知》要求,在符合风险定价原则和监管合规要求的前提下,原则上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4%、最低可至2.9%,与一般贷款基准利率之间存在较大优惠空间;数额足可以增强保障能力,体现在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的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授信额度由3000万元提高至5000万元;手续需简便快捷,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稳岗扩岗专项贷款,还是“创业担保贷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都要体现提升便利度的要求。
总之,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做好金融支持是今后的重要方向。而这就要求政策措施更加精准,合规的受益面要更广,相关市场主体可以获得更多实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