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资产管理机构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理财公司正以独特优势担当新使命。中银理财副总裁蒋海军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财公司基于广泛的投资者群体和丰富的产品类型,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建设金融强国方面大有可为。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9.14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0万亿元。
科技领域是重要布局方向
降低产品费率、多元化资产配置、提升投资者服务水平……近年来,理财行业经营发展出现新特色。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的一揽子配套政策发布以来,“支持科创债”成为更关键的核心词汇。
中银理财进一步加速布局科技创新债券市场,通过多元化产品创新和资产配置,助力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据中银理财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9日,中银理财参与了市场首批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截至目前中银理财已支持吉利控股、新微科技、兴业银行等多家主体的科创融资,参与品种涉及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商业银行债券等多种工具。
“理财公司对科技金融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投资。”蒋海军说,一方面,理财公司自身资产配置的重点在于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领域,积极助力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中科技领域是重要布局方向;另一方面,科技领域公司具备较高成长性、发展空间广阔,有助于为理财产品带来较高回报。
在蒋海军看来,理财产品的定位主要在于获取稳健回报。理财公司积极做好资产配置,着力保持收益稳定、风险可控,通过投资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并实现相应回报。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同时,理财产品通过在各个市场投资重点行业资产,能够分享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红利,从而有助于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也切实体现了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将成为新时代理财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理财行业充分发挥资金优化配置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资产配置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对接。近年来,绿色发展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最有前景的发展领域之一,理财公司践行绿色理念,积极引入ESG评价体系。
蒋海军表示,一方面,理财公司在投资端支持绿色相关标的,为绿色产业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同时助力提升产品回报;另一方面,在产品端增加绿色产品发行数量。
数据显示,理财公司2024年新发ESG理财产品数量达到168只,同比增长约40%。理财资金2024年末投向绿色债券规模超3300亿元。
普惠金融也是理财公司的重点支持领域。蒋海军表示,理财公司坚持让利于民,投资门槛和费率水平都很低,同时不断拓展县域和农村客户,目前存续普惠理财产品已超过13000只。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养老问题不仅是社会关切的焦点,更成为金融机构探索服务创新的重要领域。蒋海军介绍,当前,我国已经建立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尤其是近年来第三支柱建设取得较快进展,个人投资者可投资储蓄、基金、理财等多种养老产品,“特别是养老理财延续了理财产品一贯的稳健特征,在做好资产配置的基础上更加符合养老产品定位。”
同时,理财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力发展数字金融。蒋海军介绍,例如,理财公司借助数字金融强化投研能力建设,提升资产配置质效;立足于产品设计、投资、研究、交易、运营等全流程,打造覆盖前中后台全链条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质效。
夯实专业能力
“在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过程中,理财公司应秉承行业特色,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蒋海军说。
理财公司还应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蒋海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理财公司需在投研建设、产品研发、风险管控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能力。
具体来看,他认为,理财公司应加强自身投研能力建设,为资产配置策略提供支持。尤其是深化科技、绿色等行业研究,真正做好投资管理。探索将大模型强大的学习能力、泛化能力和表达能力与理财公司投研体系相融合,构建覆盖多项金融资产的量化分析模型,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分析,不断提升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研判能力。
同时,理财公司应进一步提升产品精细化布局,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蒋海军表示,经过近六年的探索,理财公司已经建立了品类丰富、期限完备的产品货架,后续可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辅助产品系列设计和目标客群分类,充分挖掘用户需求,基于不同客户的需求全面快速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全面提升产品和客户适配度。
展望未来,蒋海军表示,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中银理财将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探索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理财公司稳健高效发展路径,以更优异的业绩回馈广大投资者。